“这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还没回,小燕,再去大门看看!”
二食堂后厨,姚启文拿着扩音喇叭。
眼瞅着这都快九点了,后厨一堆事等着褚卫国安排。
他倒好,说是要去接那个俄国女记者。
去就去吧,可也要有点时间观念啊!
“褚师傅回来啦~”
几个被安排在门口迎客的服务员。
见褚卫国回来了,欢喜的不行。
扯着嗓子就囔了起来。
姚启文闻讯,撒丫子就朝前堂疾步迎了过去。
今儿可是二食堂的大日子。
不多会,冻的满脸通红的褚卫国,带着金发碧眼的埃琳娜进了后厨。
后面还跟着一脸严肃的王翻译。
“我需要给你们每个人拍张照片。”
“发稿时会挑出最有代表性的几张刊登。”
“放心,你们的规矩我都懂的。”
“不让拍的东西我肯定不会拍的。”
埃琳娜看着后厨一众忙碌的身影,非常兴奋。
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好素材。
“王同志,辛苦你了。”
褚卫国再次和王翻译握手。
明眼人都清楚。
所谓的随行翻译,更多的还是对外媒记者的监督。
什么东西可以拍,什么不可以。
这个度是由他来把控的。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谈不上辛苦。”
王翻译的为人倒很随和。
并不像某些翻译官那样刻板。
“正常的烹制过程都是可以拍摄的。”
“所有涉及进口的食材包装,消极主义标语或文字等,都是严禁拍摄的。”
“还有饭堂用私人碗具盛饭,或者不讲卫生的行为,也是不能拍摄的…”
王翻译说着,就开始打量起后厨的各种布置。
但凡看到什么犯忌讳的,都会立马上前处理。
埃琳娜则已经拿起相机,拍了起来。
“行了,你就别操心这些事啦~”
“赶紧安排人备菜吧。”
姚启文赶紧把褚卫国拉到一边。
急声催促起来。
一会外交所的几位领导。
还有谭家菜传人吴秀琳就该到了。
这要是出了什么纰漏,他以后就别在二商局混了。
“老姚,安心啦~”
“今儿咱二食堂必拔头筹!”
褚卫国从不担心自己的厨艺。
就看今儿的几位评委识不识货啦。
“你别光说呀,倒是行动起来啊…”
姚启文急的直跺脚。
这小子倒是会挑好听的说。
“小燕,我昨儿选的那几只白羽鸭呢?”
褚卫国也不逗姚主任了。
转头冲一脸兴奋的高小燕喊话。
“在库房里养着呢。”
“我才去看过,活蹦乱跳的。”
高小燕笑嘻嘻的汇报。
听说一会外交所的领导都要来。
琳娜姐姐还说今天这事,过几天可能要登报。
这可把小姑娘激动坏了。
“把那细铁丝帮我拿来,再拿个盆。”
褚卫国说着,就开始撸袖子。
再把围裙系上,免得一会放血的时候溅到身上。
“哦。”
高小燕听话照做。
顺便还能学学这烤鸭要怎么做。
没多会。
褚卫国就从库房里。
提溜出一只三公斤左右的鸭子出来。
走到后院空地。
直接用铁丝从鸭嘴探入,从口腔上颚裂缝后切断血管。
完成沥血后,再用热水脱毛。
去掉内脏,在鸭颈位置开一条细缝,用气筒把鸭皮吹鼓。
然后熬糖、涂抹。
醒皮后将鸭坯挂炉。
在此之前。
褚卫国已经让小燕,提前两小时烧好了炭。
这时候挂炉里的温度刚刚好。
“师父,这样就可以了吗?”
高小燕凑到挂炉旁边。
踮着脚朝里看。
炉火温度高,烤的她整张脸红扑扑的。
“等四十分钟,到时候再撤一半木炭出来,换小火慢烤。”
褚卫国用毛巾擦了擦手。
指着挂炉叮嘱。
“这个也是为接待外宾准备的菜吗?”
早在褚卫国处理那只鸭的时候。
埃琳娜就已经跟出来了。
为了不打扰他工作。
埃琳娜只是默不作声的抓拍了几张照片。
现在见他一副大功告成的摸样。
就赶紧拿了纸笔跑来采访。
“这个叫烤鸭。”
“像北京饭店招待外宾的时候,一般都会上这道菜。”
“我们讲究的是以食为桥,传递东方形象!”
毕竟是采访嘛,总要说些冠冕堂皇的话。
要是真能登上外媒报纸,这就等于是投名状啦。
…
就在褚卫国忙着接受埃琳娜采访时。
挂着红漆“使”字车牌的吉斯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