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当大官> 第131章 东阳水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东阳水霸(2 / 3)

样受到东阳府普通老百姓的青睐。多少年不舍得换一件衣服,磨烂了就打个补丁,即便是补丁摞补丁的衣裳,依然是家里最宝贝的资产,甚至有的家庭都没有“之一”。

而随着“青天布”的名字传开,百姓们贪便宜,终于舍得做一件新衣,关于安昕这位知府的故事也随之传播。

他的“医馆论”和“丝绸与布”的比喻,也在民间传播开,在东阳府的民间,也随着这青天布的热卖,而渐渐有了“安青天”的称呼。

一件事,重复的人多了,慢慢的在人的心中也就成了真的。

“那些差爷干嘛去呢?跑的那么快?”

排队的百姓,看到一队挎着腰刀的捕快,正沿着金银东街快速跑去,火急火燎的像是有什么大案子似的又过了一阵儿,便哟看着这一队三十多个捕快,索拿了六七个人走了过来。

“歙?那不是水三儿吗?怎么被抓了?”

排队的街坊好奇的看着低头耷拉肩的张三被铁链锁着,后面还有捕快推着他的独轮车。

“你认识那人?”

旁边痢痢头的街坊问道。

“哪能不认识,前几天的时候,非要拿苦水当甜水卖给俺,俺气不过,还被他们这群瘪三围在巷子里吓唬。

呸,官府早就该抓这群青皮!”

街坊脸上带着大仇得报的表情。

一说水霸,不少街坊们纷纷一片同仇敌汽的表情。

“客官,您要几尺布?”

这时候,已经轮到了痢痢头。

“我要一匹二尺。”

痢痢头连忙说道。

难得青天布便宜,他要给全家人都做一件新衣服,来的时候就已经算好了所需的尺寸。

“好嘞。”

伙计熟练的用尺子丈量,一剪子“嗤”的裁了下去。

“诚惠二钱五十二文。青云布行,童叟无欺,一匹二尺足尺足寸,拿家去可自量度。”

伙计麻利的将二尺布头叠好,与一匹布一同递给痢痢头。

如今,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断扩产,青天布已经不再限购。而一尺布从伍仁县时候的五文钱,涨到现在的六文钱,利润也翻了一番。

如今的青天布,已经成为了青云布行薄利多销,走量的产品,虽然青天布的总体利润依然不高,但打响了青云布行的名气,也顺带着卖出去一些利润高的丝绸,让青云布行的扩张速度极快。

现在不只是府城两县,在东阳府其余五县,以及云台府的伍仁、铜山也开了店面,同样生意火爆。但也受制于产量、运输成本,店面只开在两府沿河的县。

不过,青天布也出现了一些“黄牛”,会在买走大量青天布以后,去更远的地方提价销售,这个安昕也不会去管。

市场自有调节的手段,青天布的质量不算差但也算不上很好,即便带到别的地方去,如果卖的价格太贵了,同样卖不出去。

痢痢头抱着布匹,高高兴兴的回家去,走过金鳞大街路口的时候,见到县衙那边灯火辉煌,人头攒动。他抱着布匹没有去那凑热闹,而是顺着文昌街朝西走去,路过府衙的时候,看到一个丰神俊朗、清肃自生的青年正龙行虎步的自衙门里出来,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碰触了一下,对方竟然还冲着他颔领首了一下,痢痢头一怔,连忙抱紧布匹,低头躬身,草草行了一礼。

虽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对方从府衙正门出来,身边还带着护卫,肯定是府里的官老爷。一想到高高在上的大老爷竟然跟他颔首招呼,他的心里就不禁热乎乎的,匆匆加快了脚步,想要回家和娘子分享这一幕。

而安昕并没有多想,而是快步走过了文昌街的十字路,朝着斜对面的龙山县衙而去。

本来,吃饱饭正在后衙准备监督葛绣抄书,却听到张良提起龙山县外出了人命案子,龙山县衙敲“堂鼓”三通,要连夜审案,安昕便带着葛绣等人出来凑凑热闹消消食,也正好看一看这位龙山知县梁东明的水平如何。

在他的旁边,葛绣儿换上了一身男装,但她那一对大熊实在掩藏不住。

但她毫无自觉,手里折扇啪的打开,迈着四方步,着实把自己当成了浊世佳公子。

到了县衙,她埋头就激动的往里面挤。

大门口的值班衙役正在做登记,梁申上前随口报了几个名字,然后众人走进大门,朝着县衙大堂走去。大堂门口的月台上早已挤满了人。

梁申以及身边护卫仗着膀大腰圆立即挤了进去,硬生生在百姓敢怒不敢言的目光中,挤出了一个位置。安昕和张良、万泽文,带着兴奋的葛绣一起挤了进去,在月台栅栏外,看向县衙大堂。

大堂里挂着高高的灯笼,将大堂里面照的亮堂。

此时,枷锁镣铐加身的人犯已经跪在大堂西侧,东侧则是几个跪着的百姓和一个站着的六旬老头。安昕的眼力好,在灯光底下,能隐隐看到这些百姓身上被打过的淤青痕迹。在大堂中间,则摆着一扇门板,门板上则用一卷草席盖住了只露出一双脚的尸体。

“这些人什么情况?”

安昕低声问道。

“那些打人的是城里送水的水夫,被打的都是城外花桥坊的百姓,水夫在殴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