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光阴,足以令沧海化桑田,顽石生青苔。
昔日的安西府城,早已脱胎换骨,雄踞于苍茫西域。
其巍峨之势,远超当年十倍。
高耸入云的城墙,流淌着淡金色的光晕,如同巨龙,守护着这座人口已近亿万的巨城。
城内气象万千,早已不是江昭明初来乍到时,那副血火交织的惨烈景象。
江昭明一身素色常服,信步行走在宽阔如广场的主干道上。
脚下是温润平整的青玉石板,缝隙间隐隐有细微的能量流动,连接着整个城市的符文脉络。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商铺招牌闪烁着各色灵光。
有售卖灵材丹药的百草阁,门口悬浮着巨大的丹炉光影,药香氤氲。
有专营符文器物的天工坊,橱窗内展示着精巧的自律兵器、奇物。
更有挂着巨大“影”字招牌的“万象楼”,其门前的巨大水幕上。
正以流动的符文光影,演绎着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故事片段。
那是符文放映的“剧院”正在招揽观众,水幕上刀光剑影,引得不少孩童驻足惊呼。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灵植的清芬,还有一丝安西特有的烟火气息。
孩童的嬉闹声、商贩的吆喝声、行舟掠空的嗡鸣声、远处传来的悠扬乐声……
种种声音汇聚成一股庞大而充满生机的洪流,这是属于安西城的脉动。
江昭明的目光掠过这一切,平静而深邃。
眼前的繁华鼎盛,是他与无数将士、子民用血汗浇灌而成。
他走过巨大的中央广场,那里矗立着一座数十丈高的黑曜石雕像。
正是他当年手持王剑,立于万军之前的英姿,雕像底座铭刻着“安西王师,永镇安西”八个大字。广场上人流如织,不少关内来的旅人,正对着雕像恭敬朝拜,面露崇敬。
不知不觉间,他穿过了繁华的闹市区,走向内城一片相对僻静的角落。
这里没有高耸的楼阁和喧闹的市集,环境清幽许多。
一片特意保留下来的巨大假山园林映入眼帘。
怪石嶙峋,流水潺潺,古木参天,亭台掩映。
这是江昭明特意下令保留的“旧城遗韵”,假山的石质,依稀还能看出当年城墙的痕迹。
此刻,假山上下,正有不少内城居民在此休憩游玩。
文士们聚在亭中,对着山石流水吟诗作对。
年轻的男女在曲径通幽处漫步。
孩童们在林间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在林间回荡。
这片宁静,与不远处的繁华都市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围绕着这片假山园林,坐落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府邸院落,皆是安西城中有头有脸的家族。江昭明步履从容,缓缓来到其中一座别致的庭院门前。
与其他府邸或威严或奢华的门庭不同,这座庭院显得格外淡雅朴素。
青砖灰瓦,木门虚掩,门楣上悬挂着一块不大的匾额。
上书两个清秀中透着几分英气的字一“古家”。
门前,一位身着灰色布衣,精神鬟铄的老仆正在洒扫。
当他抬头看清来人的面容时,浑身猛地一震,手中的扫帚“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眼中瞬间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颤抖。
“老奴……叩见王上!不,叩见太子殿下!”
江昭明微微一笑,抬手虚扶。
“不必多礼,起来吧,本王我随意走走。”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老仆这才颤巍巍地起身,垂手恭立一旁,不敢再多言,眼中激动之色仍未褪去。
江昭明摆摆手,示意他不必跟随,随后轻轻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独自走了进去。
院内更是清幽异常。
小径以卵石铺就,两旁栽种着修竹和几株耐寒的西域奇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整个庭院布局简洁明净,透着一股洗尽铅华的宁静。
令人意外的是,偌大的院子里,竟不见一个侍从的身影。
因为这座府邸的核心院落,是江昭明特意赐予古兰妲的居所。
府中上下,乃至整个安西城稍有权势者,谁人不知古兰妲与他的渊源?
即便是古家之人,也不敢敢靠近这片宁静之地。
江昭明沿着幽静的长廊缓步前行,木质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更衬得四周寂静。
长廊拐角通向一处临水的小轩,轩旁的门洞处,一道亭亭玉立的身影悄然静立。
她未着戎装,也未穿华服。
只一身素雅的月白色长裙,裙裾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勾勒出依然曼妙的身姿。
六十年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痕迹。
肌肤依旧莹润,只是那双曾经充满战场杀伐之气的琥珀色眸子,沉淀了更多的温婉与沉静。此刻正一眨不眨地望着江昭明,眼波流转间,藏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看着这道身影,江昭明脚步微顿,随即摇头失笑。
就在不久前,当父皇于金銮殿上,郑重提出要为他择选一位太子正妃时。
无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