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兼教育长回敬军礼道:“李战同志,请演讲吧。”
“是!”李战敬礼后,走向旁边的桌子,放下手中的证章,再次敬礼后才讲道:“首长们好,同志们好,我是系统工程学院学员四大队学员一队2018届本科学员李战,原东南军区A集团军某机械化步兵团基层连队炊事班战士。”
“我很荣幸来到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感谢组织给我这个机会。”
“同时也很荣幸组织让我代表本科学员发言,让我有机会讲述基层连队的故事。”
“《怎么当好一个兵》。”
“这得从我高中毕业决定参军入伍那天说起。”
“我想把青春献给国防,所以我去镇上的人民武装部报名了。”
“从家乡离开去部队那天,父母在家告诉我,在部队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我那时已经是一个兵了。”“所以,我接受了父母对自己下达的命令。”
李战目光在全场扫过,声音洪亮而坚定,语气中带着基层连队老兵油子的那股子朴实劲,“抵达到服役单位后,我下连队被分到了基层连队的炊事班。”
“我的连队已经有75年的连史,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朝作战,也参加过抗洪救灾。”“很多人觉得,炊事班就是烧火做饭、洗锅端盆,离战场远得很。”
“但我告诉同志们,炊事班同样是战斗班,行军作战、战备训练和军事演习的时候,我们是要背着大锅、开着野战炊事车跟上前线,保障全连伙食和体力的。”
“战士肚子里没油水,再好的枪法、再硬的作风也打不下去。”
“所以,当好一个兵,第一点就是无论岗位大小,都要干到最好。”
“我刚去的时候,炊事班长对我说,“李战,你是个新兵,先把米洗干净,把蔬菜摆放整齐’。”“那时候我才懂,兵的标准就是哪怕是最小的事,也要做到极致。”
李战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当然,部队不是光靠一腔热情就能当好的。”
“要当好一个兵,第二点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听连长、跟指导员、学班长,没有任何条件可言。”“连长管军事,他盯着的是战备训练,你能不能上战场,他说了算。指导员抓思想,你遇到困难能不能扛过去,他会给你敲打提醒,班长更不用说,手把手教我们新兵该怎么站军姿、怎么打被包、怎么上靶场。”
“我能有今天的成长,都是他们带出来的。”
李战注视着台下的近两千位学员的眼神愈发坚定,声音也更有力道:
“记得一次全团实弹演习,我们炊事班要把热饭热菜送到前沿阵地。”
“那时候炮声轰鸣,敌情模拟不断,连长下达的命令是“无论如何,必须把热饭送上去!’”“指导员更是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去行不行?’”
“我二话没说,背上铁桶就冲。”
“那一路炮弹的烟味呛得我直流泪,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连长说了必须完成,指导员问了必须答应,班长教的就是扛得住。”
“那一刻,我明白了,当兵就是命令大于一切,责任重于生命。”
台下学员屏息凝神,许多人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基层连队的艰苦与血性。
李战的讲话沉稳如同钢拳敲击在每一位学员心头,“同志们,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要有担当。”“当兵不是为了自己轻松过日子,而是随时准备把困难、危险、最硬的骨头扛在自己肩上。”“有一次,我们连队机动演练,夜里突然遭遇连续暴雨,道路泥泞不堪,我们炊事班的野战炊事车陷进泥潭里,全连人都饿着肚子,连长和指导员正在指挥战斗任务,根本腾不出手来管后勤。”“那一刻,我没等别人吩咐,直接跳下车,带着炊事班的战友们,把裤腿一卷,赤脚下泥,车重,拉不动,我们就一点点挖、用木头垫,把肩膀硬顶在车轮下,肩膀磨破皮,手上满是泥水和血泡,可最后车子动了,炊事车能走了,战士们终于吃上了热饭。”
“指导员当时笑着说,“李战,你还是个炊事兵?你就是我们连的战略突击手!’”
李战没有对学员讲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14”中的作战经历,那涉及到了军事机密。李战的目光闪过一抹坚毅,掷地有声道:“所以说,当好一个兵,第三点就是要有担当,班长不在,你就得是班长,连长不在,你就得是顶上去的那个人,哪怕只是一个炊事兵,肩上扛的也不是锅碗瓢盆,而是全连的血肉和战斗力。”
李战停顿片刻,深吸了一口气,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同志们,我们身上的军装,是人民交给我们的,我们拿的枪炮,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部队里每一次演练,都是未来战场的缩影,我们现在是学员,将来要成为军官、参谋、指挥员,可别忘了,我们首先得是一个兵。”
“兵,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绝对的忠诚,意味着敢于冲在最前方的血性,意味着默默无闻的卫国戊边。”
“当兵,不是喊口号,也不是穿军装照相,而是要在夜里打靶时能压住枪口,在烈日下跑三公里时咬紧牙关,在敌人枪口对着你时敢往前冲。”
“当好一个兵,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