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120章 战鼓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战鼓擂(2 / 3)

对戍帝所谓“可战,不可战”的自知,是在四五年前才总结出;赵诚这位宿将在这种“战感”上是更强的。

这些年他在和大爻各路兵马交手,对大部分战事在开启前,心中'胜数'都是能定。全身戎装的赵诚在地图西侧,划了一条线,预备兵压西方。

…一组组信鸽,这些信鸽中只有三只是赵诚放出去…

吴国内,吴王正在就大将军的启奏进行讨论。玄黑色的砖阶上,除了有大爻本土加入的人,还有龙裔,有吴天界的国泰人,甚至还有两个金发的异界的骑士。

浦娥看到了赵诚请求出兵的谏言后,点了点头,至于一旁吴王则是捏着手,且余光观察着浦娥的表情。吴王并非担忧赵诚损兵折将,而是吴国内各个派系对这位大将军的权力有着忧虑。

连续两年向西开拓,那些投入昊国的爻人豪强们,现在为昊国增添了新生的力量。现如今新招募的数万兵丁都是这些豪强们提供的,但是他们也将爻国内世家门阀之间的互斗带到这里,即出人出力后,要从昊王这里争名分。

其中有一部分自诩为忠诚派系力量,就开始帮助吴王警惕,浦娥这一系太师的力量。

且吴天的大爻豪强们也并不希望,赵诚永远和浦娥站在一起。

由于处在权力旋涡中,浦娥也不是完全能避免这些影响。

毕竟这位赵诚在历史上可是有“自立为齐王”的污点。这也恰恰是后来,那位“白登之围”的主宁愿自己上,也不愿放他出来平叛的缘由。毕竟在当时,若是赵诚叛了,谁能压得住?

浦娥在一开始招募赵诚,就并不喜欢赵诚这种“没有王威,却欲攀天”的表现。

而现在,吴国内能有哪位将领能够顶得住赵诚了?

浦娥看着朝堂上的人,知道这些人目前心思,大抵就是想要把这累活推给赵诚的样子。

朝会上,吴王没有驳回赵诚的西征之策,但是对于赵诚要求的领兵数额,给了限制,并没有给其五万精兵,而是缩减到了一点五万精兵。

然而浦娥皱了皱眉:中枢通过削减前沿将军的统兵数量,来获得安全,这不是什么上策。因为对于名将来说,通过骨干搭建新的部队是基操,兵马少了,那么可以在前沿就地征召。

浦娥:诸天验算区域内某历史线模版中,那位洪武的帝王,可是只靠着十八个兄弟就完成了招兵。甚至对他们来说,带出的旧兵马人数越少,对于名将来说越有提拔自己亲信的机会,因为原先那些位置还是由朝廷任命的将官给控制住。

真正要控制住善战的将领,不是在军中争权利,而是把握住其后勤上的文官任免。

…昊天自己没有认知自己的小家子气…

另一边,武飞也带着大军出城了,两千人兵马,分成三个营来行军。

在中军营帐,武飞拿出了地图,指着渡口,驿站等多个点,对先前那些拿到上签的人说到:”这些是我军后路,给你们各带着五十人把控住这里,允许你们训练青壮入队,这是我军后路,谁来抢都不能给。哪怕是朝中派来人,你们也要做好“将在外君命不遵”的准备。如果有人拿帽子压你们,你们就直接推到我头上。

早在京城中,那些纤夫士兵在玩婊子的时候,武飞就在筹划如何增加兵源了。

在出征前,武飞曾多次允许纤夫兵源们回去宣扬自己的生活,故那些劳动力聚集点上,都传出了“当大兵们的好处”。

随着大军出城后,武飞一路开始筹措粮食,一路则是派遣十八个小队各带二十人,去各个码头,以及沿途的客栈和商路汇集点找人。

…各个码头商栈,迎来刮地雀的祸害…

群游渡这个千人不到的市集内,今天得到介绍将有一个大活。所以闲汉们都早早在这聚集准备上工。穿着整齐的大兵赶到,一批码头工人们正在卸货,随着卸货完毕后,一盆盆红烧肉和大米饭端上来,开始请这些码头工们吃饭。

码头上其乐融融,短工称赞东家豪气,不时就有闲汉进入场地蹭席,突然码头上牙人们就被大兵们绑了,紧接着所有在场地上吃饭的人也都被扣留了,然后紧接着就被聚拢到了一起,集体换上了衣服,而且五人一个绳子相互拴着。

一个将官告诉这些人,他们已经成为朝廷大军征来的勇。

顿时哗然,一些装卸工大喊着,家里面还有老小,但是被马鞭给抽回去后,只能抱头哭着。这些倒霉蛋就这么被拖走了,他们随后渡过了多个站点,看到了和他们一起被抓来的劳役。

这些劳役们被挂上牌子,然后进行了连坐条例管理,几日后,他们五百人聚集在了站点上,被士兵们看押。

值得庆幸的是:这兵爷们没有亏待他们粮食。

…“抓壮丁”是帝国主义特色,不可不品尝…

在出征三日后,沿途所有码头站点如同被风暴洗礼一样,所有原本应邀来干活的闲汉们,在迷迷糊糊中就被栓到二十个站点上。这些站点武飞都提前采购粮食进行了训练

当然了,这些壮丁们不能直接这么上场,毕竟的确是有人家中有老人孩子要养活,直接提溜到战场上,也会跑的。

对此武飞赶到了这些站点,面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