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出于某种原因,浦娥回绝了他。浦娥现在如同考试小抄被抓现行,可不敢再搞什么怪力乱神的操作了。
浦娥先前可是把武飞寿数给减少,要是再帮赵诚开挂延长几倍寿命碾压,浦娥不敢想象,接下来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展。
保不准南边那个仙器级别的星际战舰修好了,然后对着自己轰一炮。
赵诚从浦娥这回来后,他的忠诚度再一次下降到了百分之七。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了。
由于名分问题,赵诚一直是在减法做题,可套用如下公式。
吴天势力-反赵势力=赵诚势力。
赵诚作为臣子,每当吴天扶持起来反赵势力,赵诚势力都要将反对势力“减”出去,来解决不团结内斗问题。
五年前反对赵诚的是吴天本土龙裔,赵诚选择在沙洲开地盘,而燕,渤两地被“减”出去了。现在在投效昊国的爻人中,又出现反对赵诚的势力。
赵诚又不得不让他们去“雍州”进而再“减”出去,然而他这两次“减”都是对某人的经验喂养。要知道这些投效者们原本都是冲着赵诚来的,赵诚不用他们,他们就开始在吴国内行邪路了。…“不臣者”难臣他人…
天佑历4年夏天,夏州地区出现了饥荒,赤地千里。赵诚从沙洲归来后,看着枯草遍地的夏州农田,以及断壁残垣的村庄。赵诚捂着胸口!
为什么村庄只剩下残留的土墙?因为大军路过的时候需要消耗柴火,所以房梁都拆了。注:岳家军的“冻死不拆屋”含金量极高。
而拆了房子后老百姓也就不回来,是啊,回来攒了家业重建,难道给你下次过兵时继续拆吗?现在都过了一轮种植季节了,夏州百姓没有一个回来的。
赵诚现在是急得吐血。一直是极限暴兵的他,现在不得不把兵团拆解了,编练成为农兵搞垦拓。这个政策让赵诚麾下的部队的意见非常大。
当年夺走夏州时,吴军是大规模劫掠。但劫掠后的坑让自己来填?那就非常不爽了。
更何况大家都是拿刀子打天下,是要享受别人种田自己做主的感觉。现在自己放下刀子种田,种好之后,其他没放下刀子的军队来做自己田的主,怎么办?
宣冲这边种田,是有着严格保障,战区上缴的粮食甚至是算战功的。赵诚麾下这里招了太多兵,这些兵没有从赵诚手里换取足够多血酬,怎么肯铸剑为犁!
这也就导致了,赵诚占领夏州,到了弃之无用,失之可惜的地步。
并且就在赵诚占领这里前,大爻这边各路诸侯也在此地劫掠。整个夏州就如同被反复揉捏的女子,已经失去贞洁。
在群雄眼里,天下这么多富饶之地等待诸多英雄作为起家之地。又有谁会耐下心来,好好地将夏州温柔地纳入怀中来疼爱呢?
赵诚确定自己的战争机器是停不下来了,内部大量声音是“屯田之策”并不急,必须要搞一波粮草和百姓后才行。有人提议先打派州,理由是派州现在聚集的百姓很多。
仁政只有百姓在自己这儿,才能有效,现在夏州萧条,百姓都跑了,仁政有什么用?
赵诚下马进入村落找到一间还能住的屋子歇脚,在露着星光点点的屋下,赵诚看着地图。“打派州嘛?”,赵诚估摸一下最终摇了摇头:从雍州方面体现武家军的战斗力来看,如果不能征调二十万兵丁,拿不下来派州。
赵诚估摸着现在打派州,真遂了武飞意。
土房内,捡来的茅草烧着变成灰,一旁的亲兵对外面人道:“去捡一点柴火来,这草不禁烧。”…这火,后续无力…
雍州的战斗报告也在宣冲这里。与吴国上下剧震相比,武家军内部没有大书特书,但宣冲心里有这件事。
雍州,夏州一系列城池,是派州这个老家的“铁栅门”,在铁栅门之外是一帮贼心不死的乞丐们,可能在撬锁。
没错,在宣冲眼里,现在吴军和其余大爻藩镇们就是乞丐。昊军打到现在,无论是战兵玉勇,还是太月鸾的数量都越来越少,显然是喂不起了。而陶俑这种大型巨兵出现在战场上的次数也愈发少见了,这是都去做镇兽确保宁和。
至于大爻那边也没好到哪儿去。
相反派州这儿,自己麾下,哪怕是役农兵团都开始配备牛炮在内的工程武器,以及驯养一批火犀骑兵了目前派地以西还没有崛起一个体量够大,能打进派州的势力。只要派地能维持团结,赵诚现在也是偷不进来。
雍州战斗就是这样。不需要什么技战术高超将领,派遣一个刚毕业的士官把高质量援兵运上去,且这个新兵蛋子听话,愿意配合当地军事主官。就能让吴军铩羽而归。
宣冲是“加法”做题。坚决挺武飞派系+不那么坚决支持武飞的派系=武家军派系。
宣冲通过预留一部分“进步立功”的空间,给那些不那么支持自己的派系中识时务者,就能解决掉不支持自己的派系。让不支持自己的人都变成少数个体。
雍州之战宣冲用了两位本地降将,并且起用了一名新将实行长期驻守,凭借坚城防御打赢这场“轮椅级”的战役后,毫不吝啬地给这些有功之臣封赏后。顿时引起了内部一轮站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