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东因为加持了全手枪系列枪械精通等,视力极好,超越常人。
他随便瞟一眼,就看到龚林轩那页答题纸上,精确的首行缩进,每个引用都标注着《英国警务手册(1984版)》第X章第X条,连页脚都按英式论文格式编了号。
陈正东只是瞟一眼,也开始答题,钢笔尖在警校特制答题纸上“唰唰唰”书写起来。
第一大题:《论油麻地庙街械斗案中三合会暗语的应用(20分)》。
陈正东想起黄炳耀给他的“应考宝典”《油麻地二十年实战案例》记载:
庙街“四八九”不是日期,而是三合会“红棍”的密码代号;
去年“和兴盛”用'“开片”代指械斗,今年他们改叫“饮茶”…
陈正东记忆里那本被咖啡渍染黄《的油麻地二十年实战案例》,彷佛正在脑海里“哗啦啦”翻动……他的记忆力过人,仅仅看了一遍就将其上内容都记下。
当然,黄sir宝典中的很多内容,陈正东自己之前也有读过,只是没有黄sir记录的那么详尽。陈正东写下:1.现代三合会已采用“公司化”暗语体系(证据:1986年“新义安”将收保护费称为“收物业管理费”)……
陈正东眼眸余光扫到龚林轩,其正在写“传统暗语系统分析”,嘴角绷紧,那套剑桥理论在油麻地的霓虹灯下根本活不过三分钟。
“眶当!”后排传来军靴撞翻铁凳的声响。
补考生周志强面色惨白地盯着自己的试卷,去年他在屯门追捕毒贩时留下的脑震荡后遗症正在发作,钢笔在“三合会组织结构”答题区划出歪斜的蚯蚓线。
监考官立刻用红章在他考号旁盖下“违纪”印记。
那声音像子弹上膛。
周志强脸色惨白,他知道自己完了!
这是他第三次补考,再失败就要调去守水库………
考试的纪律就是这么冰冷、严酷。
陈正东继续书写:2.社团械斗伤亡代号进化史:“开片”→“加班”→“团队建设”(参见1986年3月15日油麻地警署案件编号:YM/87/0315)。
这时,礼堂角落突然爆出抽泣声。
只见一个女考生在“警民关系处理”题区写串了行,泪水把“市民投诉处理流程”泡成了模糊的蓝斑。陈正东暗暗叹口气。
这个时代,香港警队见习督察晋升督察的标准11升级考试,每期通过考试晋升督察的名额约10%左右,但实际参与考试的见习督察人数约为800-1000人(含补考及重复参考者)。
也就是今天考场里,90%左右的人都会被淘汰,竞争压力自然非常大,有人承受不住落泪很常见。不过,陈正东知道,随着时间推移,以后的考试竞争压力还会越来越大,甚至出现1%通过率的情况……他收敛心绪,继续写下答案:3.最新发现:"饮茶’暗含地理位置坐标信息(庙街冰室=集合点,糖水铺=撤退路线)时,龚林轩的钢笔突然停顿。
陈正东没有分心。
他翻到第二题:《凶杀案现场保护要点(15分)》
龚林轩的答案依旧标准:“1.封锁现场;2.保护物证;3.记录目击者证言……”
陈正东的笔尖顿了顿,然后写下:“若现场位于唐楼,需优先控制唯一逃生梯,防止围观群众破坏血迹形态……”
这是黄炳耀前年侦破“深水埗灭门案”时的实战经验,教科书上绝不会教……
翻页时,陈正东嗅到血腥味……
那不是幻觉,前排女考生已经晕倒,被担架抬了出去。
陈正东继续答题,第三“纪律条例应用(25分)”
龚林轩的答案密密麻麻,甚至引用了《英国警务手册》第12章的内容。
但陈正东注意到,他的“下属违纪处理程序”漏掉了关键一步一一必须让违纪警员当面签署《纪律处分通知书》,否则申诉期会从7天延长至30天。
陈正东写下这条时,听见后排有人撕了草稿纸………
随着时间流逝,陈正东作答了一道又一道题目。
凭借他自己掌握的各种法律法规,再结合黄炳耀警司给他的应考宝典实战经验,他答的每一题可以说是“完美”。
当陈正东翻到最后一页,礼堂温度骤降。
情景模拟题:尖沙咀汇丰银行劫持案(40分)
而龚林轩的钢笔突然加速。
陈正东瞥见他写“立即启动ECU谈判专家”……
典型的教科书答案。
陈正东想起,1984年中环劫案,匪徒专门狙杀穿防弹背心的谈判专家。
龚林轩似乎察觉到他的犹豫,嘴角微扬。
他胜券在握,甚至提前在剑桥的论文里,模拟过类似案例。
但陈正东的笔尖突然落下:
“1.优先确认劫匪武器型号(若为捷克CZ83手枪,,…);
2.谈判专家必须伪装成银行经理,避免佩戴警用通讯设备;
3.利用银行经理室密道实施侧翼包抄(参见1982年旺角珠宝劫案卷宗…“
陈正东的这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