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好胆(1 / 2)

充城,距离京中不到六百里,过了充城就是京城下县明通。

这就是说,充城,是燕王风文彦给宫中的面子,面子,只到充城。

风文彦是王,如果按照勋贵九等来看的话,不太准确的来说算是郡王。

甭管是什么王,离开封地必须请示朝廷,入京,更要请示朝廷,如果是亲王的话,还需要宫中恩准。

六百多里,快马加鞭也就是一天左右。

燕王不会无缘无故入京,更不会只带着十来个随从不提前打招呼就入京。

得了信的老八不敢大意,寻思召集了三省大佬。

景治殿中,四点五个老爷们研究了半天,死活想不明白燕王风文彦入京的缘由。

燕王很狂,到了充城后让本地充城知府派人通知宫中,大致意思就是我特么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燕王让充城知府派人通知的是宫中,而非朝廷,没说他来干啥,没说为啥他要来,就说他特么来了。

那么接下来按照流程,燕王是否能够继续往前走,入京,需要看宫中的意思。

有趣的地方也在这,宫中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入京,那么会同意他入京吗?

同意,燕王继续入京,这个不用想。

问题是如果宫中不同意,燕王就真的不入京了吗?

实际上是没有第二个选项的,宫中必须让燕王入京,因为人家特么来了。

如果宫中不让燕王入京,燕王或许会继续入京,也或许会打道回府,无论继续走还是回去,不大不小都算翻脸了。

宫中,不想和燕王府翻脸。

朝廷,不想和燕王府翻脸。

全大周,没有任何人想要和燕王府翻脸,原因无他,实力强,牌子硬,无野心,主打的就是个任劳任怨踏实肯干。

前朝燕王府在西地扎根后,甭管是皇帝登基,皇帝驾崩,哪怕是改朝换代,燕王一脉从未入京过。

随着三省大佬们离了宫,并没有刻意隐瞒消息,燕王入京的之事不胫而走,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燕王何故入京。

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宫中极为重视,由禁卫护送,派遣内事监马不停蹄前往充城宣旨。

这都不属于是允许燕王入京了,而是派人去充城迎接燕王入京了,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到了第三天,西城门大开,门下省侍中赵泰没有上朝,特意带领礼部官员等候。

天公不作美,细雨如烟,弥漫在了天地之间,天空洒下珍珠一般的雨滴,打湿了一众官员的官袍。

细雨宛如蒙蒙细雾,也如赵泰心头的不安之感,久久难以散去。

辰时过半,传说中的“燕王”终于出现了,队伍不长,只有十二人,无轿,无马车,十二匹马。

十二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胯下战马健硕,明显是军中战马。

宫中的旨意是禁卫护送,充城折冲府护送,沿途兵备府护送,看来燕王并没有同意这么做。

随着这十二人从城西入城,赵泰让随从收起油伞,任由雨点打湿官袍,匆匆下了城楼迎向队伍。

城内京卫早已等候多时,分站两旁组成了人墙。

随着燕王十二骑入京后,赵泰也正好来到了内城门下。

“下官,门下省侍中赵泰。”

带着一种礼部官员的赵泰施了礼,朗声道:“拜见燕王。”

燕王算是郡王,正二品,赵泰这个侍中是从二品的,自称下官也没什么问题。

十二骑为首之人翻身下马,摘掉了斗笠。

那是一张极有辨识度的面容,哪怕在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燕王,也能够凭着第一眼就能确定对方的身份。

被雨水打湿的长发简单的束在脑后,剑眉英挺,黑眸如鹰一般锐利,利落的下马后,修长的身材又不失粗犷。

气宇轩昂这个词仿佛就是为了燕王风文彦专属定制一般,左手缰绳,长身而立,身子如标枪一般挺直,并没有可以摆出盛气凌人的模样,又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孑然立于天地之间傲视群雄的强势。

风文彦一路奔波至此,脸上却无太多憔悴之色,拱手施礼:“有劳诸位大人远迎。”

声音没有太多感情色彩,仿佛公事一般,又足以让礼部一众官员受宠若惊。

燕王风文彦既是郡王身份,也是武将出身,文臣也好,文人也罢,对武人并不尊重,除非官职相差太大。

但是吧,有的武将只是武将,有的武将,叫燕王。

别说一众礼部官员了,就是三省大佬之首中书省中书令钱寂在场也得对风文彦以礼相待,这就是燕王府的牌面。

历来孤傲的赵泰也不由放低身段,说起来,二人险些成为儿女亲家,当年赵熊和一群赵家话事人就想要与燕王府联姻,将阿泰的闺女蛋妞下嫁嫁入燕王府。

“陛下体谅知晓燕

最新小说: 汉末雄风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请公子出山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唐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诱她失控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