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菁内心一种巨大的无力和挫败感席卷而来。
她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无比幼稚。
《督公》一系列精准狠辣的营销组合拳早已证明,它背后站着一个极其专业的团队。
而沈善登本人,也绝非一个简单的导演,他对传播话术的理解和运用,深厚得可怕。
这场面对面,到底是谁的主场?
录制被叫停。
演播厅的灯光暂时黯淡下来,制片主任走上前来,先向沈善登这边礼貌致歉。
没办法,对方表现太强,这段若不做后期处理,根本没法播。
沈善登靠在椅背上,目光掠过不远处正在低声交谈的节目组。
在他看来,此时的柴菁大约还是七分僧三分妖,尚未走到日后那般彻底不加掩饰的地步。
她更多是受圈子文化浸染,随波逐流,有着媒体人标准的业务能力,却也带着这个群体难以避免的歪屁股。
这样的水平,若是出圈,放在阳光底下曝晒,鬼魅魍魉之态便无所遁形。
所以,沈善登上了点训狗的手段。
不得不承认,《督公》大获成功之后,沈善登确实有些变了。
说得好听是斗志昂扬,说得难听,就是有点飘。
尤其是经过与马可穆勒那番交锋之后,要不然不至于如此折腾范水水,之前沈善登都是挺温柔的,最多扣几下。
此刻面对柴菁,他脑子里转的,全然是训狗的念头。
当然,从事实来看,两人想一块去了。
柴菁也想要用丰富的媒体经验驯服他。
结果来看,沈善登更胜一筹。
制片主任将柴菁单独叫到一旁,柴菁注意到了对方脸色并不好看:“这是《面对面》,个人情绪收一收,职业一点。”
柴菁立刻点头:“我明白。”
她听懂了言下之意,若是顺手一带、轻微洗白《造孽》也就罢了,可她现在明显上了头。
若再按这个走向录下去,这期节目会变成什么样子?
《造孽》不是迎风臭十里,是臭百里,甚至不止是“臭”的问题,更涉及严肃立场。
她一味想着扳回一城,传递出去的信号是要干什么?
另一边。
马有德递来水,低声喝彩:“老板,太厉害了!”
沈善登比划了一下:“录上了吗?”
马有德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是的,他们留了一手。
不是不信任节目组的操守,只是这样,更有性价比。
录制再度开始。
柴菁压下心头那点晦气,不能再硬碰硬了。
因为沈善登比她更敢批判,也更会批判。
她不得不将话题转向更大众的方向:“沈导,你之前接受专访时提到了「历史之光与财富密码’,这是一个非常直白且吸引人的说法。”
“《督公》无疑已经掌握这个密码,取得了现象级的成功。但巨大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关注和争议。“我们注意到,在这个阶段,你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非常积极地站在台前,接受像我们这样的权威专访。”
“你是否不仅仅关注一部电影的成败,而是希望通过《督公》的成功,去证明或者引领一些更宏大的东西?”
沈善登觉得采访终于回到了正轨。
“《督公》的公式可以复制,它并不神秘。总结起来就是:中国内核+中国视效奇观。”
“也就是,基于真实历史与价值观的精神基底,加上符合东方美学的电影工业呈现。”
“如果还要补充,那就是,流畅紧张的剧情+打击黑暗、弘扬光明的暴爽叙事+历史之光,也就是展现我们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有道,也有术。这个组合,就是当下最强劲的“财富密码’。”
沈善登继续展开他的蓝图,语气中充满了热情与自信。
“我个人,以及我的团队,绝不甘于《督公》只是一部成功的单体电影。我们要以它为基础,构建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可持续的电影宇宙。”
“明朝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嘉靖朝只是开端。陆炳、海瑞、张居正,乃至洪武朝的徐达、常遇春,永乐朝的郑和,都有独立成篇、波澜壮阔的故事可讲。”
“我们有计划推出“嘉靖风云’系列,未来更可扩展至“大明英雄谱’,甚至溯及汉唐,延至宋元,打造一个纵贯千年的“中国英雄电影宇宙’。”
柴菁震惊得几乎忘了接话。
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被震住了。
一方面她需要让采访回归正轨,另一方面确实惊叹,忍不住为这宏大的构想心惊。
沈善登在《督公》石破惊天,实现从网络歌手到亿元大导,影史导演的身份转变之后,几乎毫不停留,继续往前进。
柴菁仿佛真的看到一幅巨卷在眼前展开。
“这,简直有点不可想象,根植于我们自己历史的电影宇宙,好莱坞也没有吧?”
“西方又没有信史。”沈善登自信地点头:“没错!但我们的核心不是个人主义英雄,而是我们之前探讨的两者结合,个体命运和家国情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