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真的来了。
特别是住在海边的居民,每天都能感受到狂风呼啸,巨大的浪花拍打着防波堤,然后撞成碎屑。
本来陈母还准备带他去买车来着,因为台风原因也不得不放弃计划,母子俩紧闭门窗。
还好他们都有经验,家里会提前食物,柴油发电机更是家家户户必备。
陈母没事就在家刷小视频,以前还看电视,自从小视频流行起来,电视都许久没开了。
陈一鸣和蓉蓉打视频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了,要在窗户上贴米子胶,防止玻璃碎了。
她们的拍摄工作没耽误,该拍素材拍素材。
这边赶海钓鱼只能发库存,不过随着视频剪辑外包,自媒体也是好了起来。
改名成海王日记之后,每个视频点赞最少都两三千,粉丝也来到了一万三,算是小主播之一了。
大家对外包出去制作的钓鱼视频十分满意,完播量上涨不说,评论也增加了许多。
直到第三天台风才过去,街道和码头一片狼藉,天空阴沉沉的。
仿佛大雨随时会下来。
.......
......
“阿鸣,跟我去赶海。”第三天早上七点,陈母精神奕奕的准备好腰篓和赶海工具。
每次台风过后,去海滩赶海就是捡钱,别说海螺了,石斑鱼都能捡到,偶尔还能搞到一些深海货。
“我打个电话给水仔。”
“不用,他们已经出发了,搞快点,回来再吃饭。”
穿好衣服,母子俩坐着电瓶车出发了。
等到了大滩的位置,入口处全是电瓶车,密密麻麻停满了整个大堤,后面还在陆续上人。
一到这种台风后的天气,大滩这边几百人赶海,热闹无比。
四五辆收海鲜的小货车直接停在入口,等着大家出来卖货。
“乖乖,今天人多喔。”
“赚钱嘛,咱们搞快点。”
入口一进去就是大片的泥沙混合沙滩,礁石区都有十几个人在那捡东西。
沿海的沙滩大多如此,大陆最漂亮的沙滩基本都在北方,从江苏开始往下,海岸线风景都不咋地。
上学的时候老师还讲过,中国的马尔代夫在南海,瑰丽的三沙让人流连忘返,让他们毕业后有机会去看看。
此时就连派出所都来人了,这么多人员聚集他们早就得到消息,提前过来维持秩序。
“阿鸣,这边。”
刚往礁石区那边走,就被水仔看到了,还有其他一些熟悉的人。
“木头、花仔,你们也来了。”上去先散一圈香烟,母子俩就停下来一起捡东西。
都是左右隔壁的邻居,今天镇上很多人都来了。
“阿鸣,我刚刚搞了五条大章鱼。”木头大声说道,得意的不行。
“潮水还没退完吧?这么猛。”随手捡起来的就是小辣螺,八块钱一斤的收购价,此时都没人愿意捡了,都在找大货。
“我来的早嘛。”木头点上香烟深吸一口,开口说道:“阿鸣,下次出海能不能带我啊?”
木头和华仔同时看向他,最近大家都知道他发财了,天天搞大货卖钱,想着能跟上喝口汤。
码头最近也多了好几条舢板,经常有人学他们出去钓鱼,但收获哪里比得上。
就算带着鱼探也没有用,精度不够,实时反馈也做不到。
“现在船小,等换大船再看看。”
这两个也算是镇上的朋友之一,但家里关系不太亲近,小时候还打过架,他怎么可能随便带人家出海。
水仔是正儿八经和他从小到大一条心,干架都一起上的那种。
加上单人出海比较危险,所以只要他出海就带着,分点钱出去就分点钱,再说一个人也钓不到多少货。
吹了两句牛逼,他也没功夫耽搁,赶紧捡东西。
摄像机从出门就开始录制,今天这个大场面肯定有流量。
本地人都带这个塑料桶,挎个腰篓,腰篓装满了再回去倒桶里。
“阿鸣啊,过来帮我搬石头。”
“来了。”
老娘召唤,他立刻上前,一个巨大的石板埋在泥巴里面。
但凡经常赶海的都知道这种石板下面肯定有货,只要费力气就行。
母子俩直接掀开,里面三个章鱼和十几个大的黄口辣正在缩着呢,泥蟹也有一只。
“有货哦。”陈母喜滋滋的开始捡东西,0成本进货多爽。
不过她等会也得收点螺,反正这东西能存放,接下来两天不用去码头那边进货的。
陈一鸣再次开启手贱模式,看到啥都摸一个。
此时海底的泥沙都被卷上来了,各种未知生物都有。
鸡心螺、猫眼螺、马蹄螺,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软体生物,看到都不放过。
“阿妈,海茄子值钱吗?”茄子一样的海参,手一捏冒出白丝粘稠的不明液体,居然拉丝了。
“扔掉,脏死了。”陈母一脸黑线的看着他,根仔太皮了。“有些水鱼不懂会买,不值钱的。”
“哦哦。”搞了一手“脏东西”,他看着也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