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第132章 大明到底有多繁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大明到底有多繁荣?(1 / 2)

这就是两个史官心中的野史盘算。

他俩能够想到,他们的后代,几百年后掏出这野史,该引起何等的轰动。

到时候,他们的后代必定会因为这野史富裕一生。

他们这祖先,可为了后代的富裕操碎了心啊。

感慨完大殿内的父慈子孝后,群臣们再看着那庞大的大明版图,一个个的,心情澎湃。

如此强大的大明,那个世道,到底是怎么样呢?

真是向往啊!

若成为那个时候的大明百姓,去周游世界,岂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咱,是真的羡慕这样的文治武功。”

朱元璋感慨道。

朱元璋承认,若将他放在朱祁铄的位置上,他应该是做不得朱祁铄那么好的。

天幕上,显示那个时候的大明顺天府,成为了世界中心,交通四通八达。

人口膨胀,大家走在马路上,都是人挤人,为此,大明还对顺天府进行了重建,车道采用十二匹马的距离,商业街道也是拓宽。

世界各地的人、货、物,经过层层运输,最终汇聚到了顺天府。

【下面,再来拉近焦距,细节展示一下顺天府的精神风貌】

只第一眼,大家就被震慑住了。

前有张择端的《清河上河图》,展示北宋汴梁的繁华,大家印象中,也只有当时北宋的汴梁,应该是世界上从古至今最繁华的城市。

可若是和天幕中上的顺天府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顺天府里,临街的那些商铺,每一铺都是客人爆满,从早上到凌晨,昼夜不歇。

城中,还兴起了外卖行业,替家家户户餐饮送饭到家。

各个学派在城中争辩,指出大明如今治国的不足和怎么改进,官府也不会阻止,皇帝鼓励大家思想开放,他们在争辩的时候,还有几个锦衣卫吃着馒头喝着小酒也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刚从海外归来的商人,在城中说着在海外的见闻。

更有城郊的游乐场,大批大批的孩童前来此玩乐。

群臣们注意到,顺天府的百姓们,似乎从辛苦劳作中解放了出来,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去娱乐。就连最普通的百姓,也能家家吃得起肉。

见到如此繁华的顺天府,群臣感慨:

“昔日圣人言:夕闻道,朝死可矣,吾等不能理解,今天,吾等理解了,见到如此繁华的大明,突然觉得,我们现在的一生,这活得真是无趣啊!”

【当然,大明不仅有繁华的一面,也有繁华背后的一些争议和不好的事情,比如我们现如今的预制菜规范法律,就是起源于当时的大明】

【随着城中人口的迅速增多,大明当时的餐饮行业进入井喷期,中祖也颁布法律完善了外卖行业后,更推进了餐饮行业的发展】

【说起外卖,现在也很多人以为外卖是现代的产物,其实不然,外卖的起源很早,在唐宋以前就有了,送外卖的人被称作“闲汉”“厮波”,他们就是酒楼养的全职外卖员】

【最繁荣的北宋,甚至就连皇帝也经常点外卖】

【比如宋仁宗就点过王婆家的包子,宋高宗和宋孝宗点过“李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臧三猪胰胡饼”、“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等外卖,觉得好吃后,甚至还会给酒楼进行打赏】【宋徽宗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一个刚刚拿着饭盒从酒楼出来的人,应该就是古代的外卖员】【所以啊,宋朝虽然皇帝基本没有雄才大略,武力极为荒废,但宋朝的发达,却是前所未有的】【等到了中祖朝的时候,由于人口激增,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顺天府,大家对点外卖的需求极为庞大,大明的外卖员成为一个职业,中祖于是颁布法律,规范了这个职业】

【这个职业的规范,也助推了餐饮酒楼的繁荣】

【而酒楼越来越繁荣后,有一些酒楼为了追求利润,也为了追求外卖的速度,开始采用一些技术对食物进行长达半年以上的冷冻,那就是大明版本的预制菜】

【这些预制菜只要一烧就可以吃了,和堂食现炒的菜不一样,当这个信息爆出来后,顺天府上上下下点外卖的,就连达官贵人们,直接炸开了】

【他们觉得,他们要是想吃预制菜,他们不知道自己去买预制菜自己在家做?还用得点外卖?】【而且你这个预制菜放了半年之久,健康吗?能吃吗?更主要的是,你预制菜的价格,还卖成现炒一个价?】

【这个事情最后捅到了大明的朝廷,大明朝内阁立马立法,颁布了《大明餐饮预制菜规范法案》,该法案承认预制菜的合理性,但规定酒楼如果使用预制菜,必须标注预制菜,并且价格必须低于现炒菜的价格】【《大明餐饮预制菜规范法案》,是我们现代民生法律的起源,这部法律,也被认为是古代法和近代法的分界线】

【此则法案第一次对餐饮行业进行了规范,也是法律诞生以来,第一次关注了人的身心健康,预示着大明朝的统治重心逐渐由完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转移到了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同时兼顾以人为本】【这部法律也被认为是大明思想启蒙运动的开端】

【和同时期的法兰共和国,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