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田,财雄势大,对他们而言,能依附于这样的主人,已是莫大的幸运和机遇。两人再次躬身,态度更加恭谨:“属下明白,定当竭尽全力!”
与此同时,沈家庄堡西侧,宋语琴的院落正屋却透着与其他院落截然不同的肃穆。
这里原本用来起居的正屋已被改造成了类似庙宇的模样。
正中靠墙处设了一座三尺高的供桌,桌面铺着深褐色的粗布,上面摆着三只青铜香炉,炉中插着三炷长香,烟气袅袅,散发出浓郁的檀香与土腥味混合的气息;
供桌前方挂着一层厚重的黑色幔帐,幔帐里面则有着一尊约七尺高的黑石神像。
神像通体由粗糙的黑石雕琢而成,形态粗犷古朴,没有雕琢出任何清晰的面孔五官,仅在头部位置凿出数个深邃不规则的孔洞。
此刻那些孔洞中正溢出丝丝缕缕的阴冷黑气,肉眼可见、凝而不散,落在空气中便化作细微的尘埃,缭绕在神像周围,透着一股源自亘古的、包容万物又威严莫测的气息一一这便是象征大地母神的“地母”神像。
宋语琴已经净过身,穿着一身素净的深色衣裙,跪坐在神像前的蒲团上。
她面前摊开放着一卷材质奇特的古老经文《坤元神照经》,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经卷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透露出内心的紧张。
堡下的土系灵脉已然稳固,磅礴沉厚。
此刻正是借助这条灵脉之力,尝试沟通地母,获取神眷的最佳时机!
只是,她能如愿成为地母祭司吗?
这个念头在宋语琴脑海中盘旋,她随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期待与紧张。
这一个月来,她凭毒物助沈天猎杀了魔血蟒与蚀心魔童,在沈府的地位稍稍改善,沈苍秦柔等人不再对她冷言冷语,横眉竖眼。
可她清楚,若想真正在沈府挺直腰板,她必须有自己的依仗。
成为地母祭司,是她摆脱过往阴影,真正在沈家乃至这世间立足的唯一依仗!
有了这份力量,无论将来命运如何波折,她都能凭此安身立命,拥有掌控自身命运的底气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传说中地母神眷能滋养神魂,改善修炼与炼丹天赋,大幅强化感应能力。
若能成功,她再开炉炼丹,成丹率必将大增,不知能省下多少珍贵的材料与银钱!
这一个月来,她每次都随沈天深入九罹神狱捡石头,已经积攒了好几万两银子,却忍着没开炉炼丹,便是为了今日。
一她要等感应到地母,改善天赋后,再放手一搏。
宋语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
她点燃三柱特制的安魂香,青烟袅袅升起,融入神像周围的黑气之中,随即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开始用低沉而虔诚的语调,诵念起《坤元神照经》中的古老经文:
“坤元载物,厚德无疆。承天覆地,孕育八荒。
玄牝之门,造化之根。沉凝为体,滋养万灵……”
“神恩如岳,亘古长存。信女虔祷,祈通幽玄。
借地脉之息,感母神之仁。启吾蒙味,照见真源…”
随着经文的诵念,宋语琴的心神渐渐沉静下来,全部意念都投向脚下坚实的大地,努力去感应、去沟通那深藏于堡下,与神像气息隐隐相连的浑厚土系灵脉。
她试图将自己的意念,如同根系般,顺着灵脉的脉络,向那无尽深邃的“地母”本源延伸。渐渐地,一种奇异的感觉浮现,不再是单纯的灵脉能量,而是一个浩瀚、苍茫、仿佛能包容承载天地间一切的伟大意志这感觉,与她幼年垂死之际,在那破庙中感受到的、给予她一线生机的气息,何其相似!
而此刻,这股气息比幼时更清晰、更磅礴,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巨大存在正从地底缓缓苏醒,用温柔却威严的目光注视着她。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暖而厚重的气息从地底缓缓升起,顺着她的经脉涌入体内一
这气息不同于纯阳罡气的炽烈,也不同于妖力的诡谲,它像极了寒冬时脚下的土地,看似冰冷,内里却藏着滋养万物的生机;又像幼时在荒废小庙中感受到的那样,古老、苍茫,包容一切。
她的身体开始微微发热,原本有些滞涩的经脉变得通畅,连感知灵韵的能力都仿佛敏锐了几分。香炉中檀香的气息、神像孔洞中溢出的黑气、甚至地底灵脉中细微的灵气流转,都变得清晰可辨。“是地母”
宋语琴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眼中闪过狂喜。
而就在宋语琴全力收摄心神,继续沉浸在与地母的感应之际。
沈家庄堡主屋静室内,沈天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如同沸腾的烘炉。
他面前堆积如小山的废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光泽,化作灰白粉末。磅礴而驳杂的丹气被识海深处的混元珠疯狂吞噬、提纯、转化。
经由混元珠提纯,化作丝丝缕缕的淡青色气流,环绕在他周身。
与以前沈天借助废丹修行不同的是,这静室之下,现在还引入了两条微弱灵脉!
沈天此时将心神沉入识海,混元珠在二十九节先天骨共鸣的催动下,旋转速度骤然加快。
其表面浮现出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