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跟一般的午宴晚宴是不一样的,在历史变迁中,国宴菜肴始终凝聚着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
鲟鱼鱼子酱象征富饶,历经岁月仍在菜单上闪耀;伏特加的烈焰口感,恰似战斗民族的豪爽性情。每逢重要场合,罗宋汤的浓郁香气、格瓦斯的发酵芬芳,与套娃、芭蕾一同编织成独特的文化符号。鲟鱼子酱,那可是“黑色黄金”级别的硬通货!
这玩意的祖宗能追溯到16世纪沙皇时代,当年俄国佬打下阿斯特拉罕渔场,鱼子酱就成了宫廷专供的炫富神器。
彼得大帝那会儿更绝,硬是把鱼子酱捧成了欧洲贵族圈的社交货币。
里海捞的鲟鱼卵最金贵,颗粒圆润得像黑珍珠,一咬下去“噗”地爆浆,咸鲜里混着奶油香,配伏特加或者薄饼,俄罗斯老炮儿管这叫“Aa B ain o n p o 6 y e w c n k p oi”(来点鱼子酱尝尝),地道!
俄式鲱鱼沙拉,江湖人称“披上皮草的鲱鱼”,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战斗民族的幽默感。
传说1917年大革命那会儿,莫斯科有个机灵鬼商人,把红甜菜往鲱鱼上一盖,愣是给整出个政治隐喻甜菜红得像红旗,鲱鱼代表无产阶级,
土豆胡萝卜象征农民兄弟,蛋黄酱嘛,嘿,资产阶级的甜腻劲儿全给裹里头了!
这沙拉在苏联新年宴席上稳坐C位,老毛子们喝伏特加必备,说是“下酒神器”一点不夸张,毕竞洋葱甜菜一中和,鲱鱼那点腥味早跑没影了。
做法也接地气得很:鲱鱼切丁拌洋葱,土豆胡萝卜甜菜丝层层叠,每层都抹上灵魂蛋黄酱,最后甜菜丝封顶,红艳艳一坨往盘子里一杵,活像穿貂的贵妇。
俄式肉冻是俄罗斯国宴上的硬菜,祖宗传下来的“冻龄魔法”。
早年间斯拉夫人打猎为生,把野味蹄爪炖化在汤里,胶原蛋白遇冷凝成颤巍巍的果冻状,既能锁鲜又能扛饿,跟东北的“皮冻”算是远房亲戚。
如今正儿八经的宴席上,大厨们拿牛蹄猪耳熬足六小时,汤清得能照见克里姆林宫尖顶,里头塞满带筋的肉块,切块儿时得用麻绳勒,刀一碰就散架,那叫一个地道!
老毛子吃肉冻有讲究,必须配伏特加和酸黄瓜。
冰镇的肉冻沾上第聂伯河畔产的粗粒芥末,哧溜一口滑进喉咙,再“哈”一口辣酒,浑身毛孔都支棱起来。
叶少卿还蛮喜欢吃这些国宴美食的,他只是不喜欢喝酒,不是不能喝酒,也不怕喝烈酒,作为北派的希望之星,自然没少跟北方拳师打交道,从小耳濡目染,别的不好说,喝酒那是真厉害,你要不能喝,功夫再高,也看不起你。
叶少卿这样的豪爽,明显很对战斗民族的胃口,尤其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看着就有股江湖高手的豪气,这才跟大帝他们从一些文学作品跟影视剧中看到的功夫高手,江湖侠客对的上,之前少林那些光头,真不是一般的让人失望。
“之前胡师傅给我们表演过少林童子功,就是用这碗对着小腹一吸,竟然可以直接拉动一辆军用吉普,尼奥你应该也会这种气功吧?”二公主叶卡琳娜直接问起了叶少卿,想要知道他是否也会类似的气功。“我不是童子了,自然不会童子功,不过气功倒也会一些,我想想看……不如就来一手水滴石穿好了。”
正所谓中华有神功,少林都能表演一些神功,自己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不过拉汽车这个其实也就那样,对方要不是用肚子吸着一个碗拉动的,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显是手刹放下来的那种,难不成还真是一辆汽车本身的重量?
叶少卿手掌握着装满伏特加的酒杯,突然轻轻一旋,一粒珍珠似滚圆的水珠被旋转了出来,滴溜溜的转得欢。
叶少卿转动的很快,但却给人一种轻柔无比的感觉。
只见他伸出手指,使出了类似拈花指一样的姿势,仿佛拈花一般接住了这团小水珠,在不同的三根手指指甲位置一连颠簸了三下。
这粒水珠接触到叶少卿的指甲后,居然好像一颗小水球一样被颠簸起来,聚而不散,甚至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凝固。
颠簸三下之后,叶少卿屈指一弹,直接一记弹指神通,水珠好像出镗的子弹,一下打在身前的茶杯上,发出一声清脆的敲击声。随后,原本很是精美的酒杯上面出现了很多细碎的裂痕。
“这……这也是功夫?”玛利亚很是惊讶,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
叶少卿就坐在两位公主中间,长得帅就是有特权。
不过叶少卿今天带给两位公主的惊讶确实是足够多,足够大,一旁的大帝也是如此,不过大帝很快反应过来,叶少卿还是有取巧的。
功夫确实厉害,称之为神功都不为过,但也不是真有那么厉害。
他先是用暗劲震碎的杯子,然后用化劲凝水成珠,水滴石穿,不然完全可以用旁边其他人的杯子。其实叶少卿真能水滴石穿,他做不到,但开挂可以做到啊,不过那样太过神奇强大,不太好,所以他用的是这样的取巧办法,也算是劲力的巧妙运用,跟俗家名字叫做胡军的那位释延康大师一样,都是一种取巧装逼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