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三十四章
观心助视仪项目很顺利地进入了实地测试和数据收集的关键阶段,经过多次讨论和模拟,团队决定将第一次大规模实地测试选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城市。那里有复杂多变的地形,连绵的群山、频繁的坡度变化、常见的晨雾和潮湿多雨的天气对助视仪的环境感知、硬件稳定性、导航算法和恶劣天气下的性能都是检验原型机性能的绝佳试金石。
行程确定得很快,李正勋批了条子,拨了经费,再三叮嘱“安全第一,数据第二,后面就是订机票酒店、联系当地可能的协助人员,打包各种设备和原型机,活动室里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的忙碌和隐隐的兴奋。商承琢变得有些沉默,这种沉默并非之前那种带着尖刺的隔绝,而是一种心神不宁的游离,这种游离在面对瞿颂时会更加明显。他开始不着痕迹地观察瞿颂。
她低头记录数据的样子,和许凯茂说笑或者调试设备的样子.……他的目光常常一沾即走,生怕停留太久被她察觉,又或者被其他人察觉。但即使只是这短暂的注视,也足以在他心里掀起惊涛骇浪,他会不受控制地想起那个词条下的解释,想起那些光怪陆离让他生理不适却又莫名烙印在脑海里的画面片段,然后下意识地将瞿颂的形象代入那个所谓的“主导"角色。这个联想让他头皮发麻,心跳失序,羞耻和恐慌反复在胸腔灼烧。团队协作,难免有递东西、指屏幕、甚至偶尔情急之下拉一把的时候。以前商承琢或许根本不会在意,或者只会冷淡地避开。但现在,任何一点意外的短暂的触碰,都能引发一系列过度混乱的内部反应。有一次调试一个需要两人配合的硬件模块,瞿颂的手为了固定一个部件,无意间覆盖在了他按着接口的手背上,仅仅一秒。商承琢却像被烫到一样猛地缩回手,动作大到差点把旁边的精密仪器带倒。他脸色瞬间涨红,又迅速褪成一种尴尬的微白,嘴唇抿得死紧,几乎是恼羞成怒地,看也不看瞿颂,硬邦邦地丢下一句:“能不能别动手动脚?”几次下来,瞿颂莫名其妙。
在他又一次迅速抽回被瞿颂不小心碰到的胳膊后,瞿颂终于没忍住上下打量他,嘴角扯起一个要笑不笑的弧度:“你小时候喝的奶粉是不是特高级特贵啊?”
商承琢正沉浸在自己那种既想靠近又被自己脑补吓退的心烦意乱中,闻言一愣,下意识疑惑地看向她,没明白这跳跃的话题。瞿颂慢悠悠地说:“掺了火药粉的奶粉肯定不便宜吧?一点就炸,沾火就着。”
商承琢被她噎得一时说不出话,脸上闪过一丝狼狈,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扭过头,耳根却不受控制地漫上一层薄红,快步走开,留下瞿颂对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出发那天,机场熙熙攘攘,商承琢自掏腰包给所有人升了舱,抿着嘴角收获了一堆或真或假的夸张赞美。
公务舱的空间确实宽敞舒适许多,商承琢位置靠窗,瞿颂的座位在他斜前方。整个航程,他要么闭目假寐,要么就盯着窗外的云层,全程没有主动和任何人交流,更没有主动和瞿颂互动,但他的侧影一直是很紧绷的样子。他像一颗被自己内心风暴搅扰得不得安宁的星球,既抗拒着引力,又无法逃离轨道。
一边极其抗拒和她有任何不必要的视线交流或肢体接触,一边却又像个缺乏安全感的雷达,不动声色地锁定着瞿颂的方位,确保她就在自己感知范围的余光里,这种矛盾的心理拉扯得他疲惫不堪,却又无法自控。抵达目的地后,团队没有过多停留,很快转车前往选定的偏远山区,山路崎岖颠簸,车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高楼逐渐变成层叠的梯田和深翠的山峦。这里的交通远不如大城市便利,村落散布在山坳间,道路蜿蜒起伏,天气也正如预报所说,湿润多雾,时晴时雨,一下车大家就投入了工作,调试设备,记录初始环境数据。
他们的到来吸引了不少村民的好奇目光,尤其是跟着大人出来的孩子们。一群半大的小孩,带着一条摇着尾巴的土黄色小狗,远远地跟着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着方言,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起初只是远远看着,后来见这些“外面来的"似乎没有恶意,便渐渐围拢过来,小狗也撒着欢在人腿间钻来钻去。
这个依山而建的小村落,青瓦木墙,云雾缭绕,他们的到来成了村里的一件新鲜事。淳朴的村民们好奇地打量着这群带着奇怪设备的年轻人,热情地给他们指路,还塞给他们许多刚摘下来的、散发着清甜香气的应季水果。那只小黄狗活泼得很,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湿漉漉的鼻子这里嗅嗅那里蹭蹭。也不知怎么的,它就精准地找到了这群人里气场最冷硬但也可能最无所适从的那个,围着商承琢的裤脚打转,试图往上扑。商承琢身体瞬间僵硬,脚步下意识地往后撤,试图和这只过分热情的生物保持安全距离,他眉头紧锁,表情是毫不掩饰的抗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从小就不太习惯这种毛茸茸、不受控的小动物。孩子们看他这副样子,觉得有趣,哄笑着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大哥哥,它喜欢你!”
“它叫豆豆,不咬人的!”
“你摸摸它嘛!”
甚至有胆大的孩子直接去拉商承琢的手,想让他去摸狗头。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