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一家人
李岁荣不能理解梅姨的选择,就像她不理解梅姨的沉默。她们本来住着大房子,她们的店里总是回荡着笑声,有和蔼的、做饭很好吃的宋叔叔,有瘦成竹竿总是忙碌的秦姐姐……可后来什么都没了,她们蜗居在间隔出来的小房子里,宗氏父子住大的,她和梅姨住那间连窗户都没有的。可从前唠叨的梅姨越来越沉默,从不抱怨,从不反对。不过,李岁荣能感受到,尽管她们仍然住在一起,在梅姨看来,她和宗家哥哥是不一样的。
梅姨会很自然地要求自己的儿子打下手,会狠狠地骂他,会因为他不好好学习大发雷霆。但她对李岁荣永远是温柔的,轻声细语的,从不强制要求她做什么。每每宗家哥哥因为这个原因挑李岁荣的刺,梅姨总是满含歉意地看她一眼,然后软硬兼施地教导自己的儿子。
这还不简单,你们毕竞不是一家人,不是一个姓。大家说。姓氏相同才是一家人吗?可是梅姨也不是啊。李岁荣常常觉得很困惑,不过除此之外,她倒没有别的什么感觉。直到她收到庆北大学的通知书,而宗家哥哥正因为学历不够,每天在家里蹉跎着打游戏,语音大声吵架的时候。
她多么希望梅姨能为她感到骄傲,希望她像从前一样摸摸她的头,开心心地说要去下馆子庆祝。
梅姨只是把本来就很弯的腰弯得更低了,她平静地恭喜她。李岁荣没有错过她眼里一闪而逝的伤怀。
从那之后,除了逢年过节的红包,她再也没想起过这个家。气喘吁吁的梅姨终于跑到李岁荣面前,递给她一个手工匝制的布包。“荣荣,这个你拿去吃。"她说,“都是梅姨自己做的,干净,放心。”她们默契地不提那些往事,就像从没有分开过。“不用了梅姨,你自己吃吧,我那没冰箱,放不了太久。"李岁荣说。梅姨还是执意把布包塞给她:“拿着,梅姨没本事,给不了你太好的,就这点东西,你随便尝尝也行。”
也许是心里那把火还没有熄灭,她把布包用力塞回梅姨的手心:“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我忙了一天,还急着回去休息呢。”项小园很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李岁荣视若无睹。“这,这样啊。“梅姨也吓了一跳似的,一只手捏着她塞来的布包,另一只手局促地在衣服上擦了擦,“不然我寄给你…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哥哥最近不太好……
梅姨的头越说越低,她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声音小得近似于蚊蝇。李岁荣听得很费劲,花了一番功夫才理清前因后果。金家的事业做得很大,自然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而她那便宜哥哥全盘继承了亲爹的好吃懒做,就业形势严峻乐得他每天在家打游戏,日子过得十分快活。
梅姨为此却很发愁,她手上仅剩的几个门路,进厂的儿子受不了一直低着头的苦,体力活他又干不了。走投无路之下,她想到了金蕊,作为曾经养女最好的朋友,又是金家的独生女,但凡从指头缝里漏一点下来,也足够儿子混吃等列了。
这于从前的她来说应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事,可人老了,脸皮也许也就更厚了。经历了一些她不愿详说的波折,她成功给儿子讨到了一个清闲的铁饭碗。靠着铁饭碗,儿子终于勉强脱离了啃老族的身份,甚至还找到了女朋友。她终于松了口气,只想着尽可能攒出一些底气,让儿子有能力娶上媳妇。“可是,可是,"梅姨颤抖着说,“我总觉得,哪里不…”这种变化是很慢,很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儿子只是提不起精神,但他从前也日夜颠倒,她买了许多维生素,也带去看过医生,都说没什么问题,只是情绪不好。
后来,儿子疑神疑鬼起来,常说有人在监视自己,说有人要害他,要下毒。不肯吃饭,不肯睡觉,也不愿意去上班。她丈夫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总算是逼得他再次回归岗位。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日子,家里所有人都深受折磨,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之前。儿子忽然正常了。
他不再胡言乱语,不再逃避出门,正常吃饭睡觉,甚至还越来越开朗自信。即使是他发疯之前,他也是个沉默内向的家伙,或者说十足的窝里横,只敢欺负身边人。可现在,他就算遇到下象棋的老头也能寒暄几句,会记着父母爱吃什么,会和同事们插科打诨一-他居然变成了个十足的好人!她的丈夫很欣慰,把这些都归结于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孝子出得是晚了些,但好歹最后还是出了嘛!可梅姨却很不安,她总疑心这不是自己的孩子。这疑心一旦生出来,就没完没了地开始啃噬她的心,她坐立难安,怎么看怎么觉得儿子不对,鼻子好像塌了点,眼睛是不是变小了?他胳膊肘上原就有一颗痣吗?
可她再没有那样的好运去见一次金蕊了,岛上有名有姓的人都在为金蕊的婚礼忙碌,谁会理会一个老太太呢?
好在李岁荣也回来了,李岁荣也来参加她朋友的婚礼了。“所以……“梅姨无措地说,“荣荣,你要是见到金蕊,可不可以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有人欺负你哥哥了吗?还是有,有什么科技设备,有什么实验.她用自己贫瘠的知识试图去解释异想天开的现实。她讲述的故事令李岁荣忽然想起姜渔提醒她的怪谈,难道梅姨的儿子也被替代了吗?
“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