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情报
柔情蜜意的时刻总是会让人心生贪恋,过去一日多,莳婉都还是沉浸在那夜乞巧节的余韵中,颇有些无法自拔的意味。帐外,画蕙正抱了一小摞新的书册进来,这是大王特意吩咐过的,底下的人自是用心,更何况经历这几日,有眼睛的人都能瞧出其待婉儿的偏宠。一侧,莳婉堪堪熟悉完,丫鬟画澜见终于有她的用武之力,忙把其中小半的书册挪到收拾好的桌案上。
莳婉难得有了读书的机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难免有些如饥似渴,书依次摊开,目光扫过,果不其然发现页脚处与先前有着类似的残缺。甚至还有几本有些受潮。
“这书册是一些个将士们从周边搜罗的,有些住户的家中,书房年久失修,或是许久不曾将书拿出来翻阅,便会如此。"画蕙见莳婉把破损的书册择了出来,默默开口解释道。
此地距离真正的前线,相距不过小几十里路程,遇上异族侵扰,这些年定然是苦不堪言,此种情况下,再想要家中有藏书,便更难得了。莳婉闻言,手下的动作更加轻柔,道:“戍边的百姓们想要读些书明理,自然是不容易的。”比起洛阳城,比起生来尊贵的士族子弟,她这种的出身的女子,更能明白这书来之不易。
“是啊,这吨书………放在寻常人家,别说是这儿了,就是济川,也是很稀有的。"画澜面色怅然,拿起手边的一卷书册,“光是这一卷诗文,便要足足花费叁两纹银,如今世道,几乎是有市无价了。”画蕙见状,也叹了口气,“是啊,这种孤本,就算是旁人手抄,那也是一卷难求的。”
“如今朝不保夕,能有口吃穿,有个容身的地方便足够了,哪里还有心气去想着读书科考呢?”
“而且如今的世道,唉………“似是想起什么,她语气哽咽,“一个人的命,从出生就定了的.……….”
莳婉见她俩情绪不高,不由得劝慰道:“可若是心中始终不服输,自然也是能有一番造化的,常言道,一命二运三本事。”“若是学的一门手艺,定也是能有另一种人生。”两个丫鬟见她这么说,下意识悄悄对视两眼,见莳婉好似也只是随口一劝,这才继续把话题往她身上引,道:“话虽如此,可奴婢们觉得,姑娘你的命便是极好的。"画澜一道附和着,边点头。她的目光落在莳婉正翻阅的游记上,接着轻轻扫视至她的发间、衣裳,语气艳羡,“光是姑娘这看的书,穿的衣裳,带的簪子,这林林总总…便是普通人家快十年的生活费用了。”
“是啊。"莳婉没作他想,顺着应了句,想到过去在柳梢台的日子,一时间思绪有些发散。
丫鬟们见她兴致缺缺,恐打草惊蛇,也只顺水推舟感叹了两句,“大王待您可真好!”
“是啊,这可真是独一份的。”
莳婉专心致志盯着书册的扉页,手下规律地翻看着,两人不知这番劝解是否起了作用,想到大王的吩咐,正准备再旁敲侧击一二,便听见莳婉问道:“这薄荷叶……也能入茶?”
“这…书上的东西复杂多变、范围也广。"画澜听了这话,摇摇头道:“奴婢也是头一次见。”
莳婉想起初到江煦身边伺候时,太守府里,前任太守留下的名贵茶叶,冲泡工序复杂,需要细细捣碎成茶末,而后取用清泉水,书上所写的这种“薄荷擂茶”,瞧着,在步骤倒是简单许多。
说干就干,打定主意她便和画澜、画蕙两人取了新鲜的薄荷叶来,这还是大军出征时,为解暑之用特意带上的,如今也是让她占便宜了。翠绿的薄荷叶,比莳婉平日所见的要大上许多,触感也更为粗糙些。画蕙见缝插针道:“这应该是戍边特有的野薄荷,如今夏日天热,每每大军打仗前,便总会带一些。”
莳婉闻言,手下不停,继续轻捣着,薄荷叶与粗茶碎被擂棍碾出些许碧色浆汁,凑近,还能嗅闻到其中清香的滋味。待呈现出黏糊的膏状,她这才撒了星点香料,接着冲入刚刚烧好的沸水,水汽蒸腾,瞬时,那股独属于薄荷的清甜迅速蔓延。莳婉浅浅尝了两小口,粗茶的涩味混着野薄荷的清爽,颇有一番奇妙滋味,她忙再度捣鼓起来,打算给江煦也做一份。片刻,待一切完成,忙端着茶盏去找他。
主营帐内。
江煦正在细瞧幽州起义军那边传来的军报,起义军首领经过商讨,已然决定将三个州府的盐铁专卖权转交给靖北军。但同样地,江煦须得对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譬如粮草、人马等等。这个结果江煦并不意外,只是起义军来找他谈判的速度,确实是慢了些…他略一沉吟,沾了笔墨便规律地书写起来。端正的楷体跃然纸上,寥寥几句便止。
须臾,江煦猛然抬眼,盯着帐外,“谁?进来便是。”莳婉正在外面踌躇着,离守帐的兵卒还有好几步的距离,便冷不丁儿地听见帐内江煦喊她进去。
走近,江煦见是她,周身的凌厉气息消弭些许,“怎么这会儿过来了?“瞟见婉儿端着的东西,失笑道:“这端的是何物?”想….………
那两个丫鬟趁热打铁劝过之后,婉儿想要逃跑的心思应是淡了很多吧?江煦温和猜测道:“这东西……看着像是茶?”戍边也有喝茶的习惯,尤其遇到夏季和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