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要奔著莱比锡去了。自己落在后面,先到达托尔高以后,可能还要兼顾从北方撤下来的法军。
如果能够牵制他们,也是不小的一件功劳。
索洛维约夫通过此时和布吕歇尔的沟通,也知道了北方军团大概从柏林以南的行动方向,於是他派了副官去联络朗热隆。
但不巧的是,朗热隆的行军速度比预计的要快,他的副官在到达了出发点以后,还要沿著北方军团的行军路线,去找到其主力部队。
可是朗热隆把比洛放在前面,俄军居中,瑞典军在后面,也是因为瑞典军的表现还是要差一些,在遭遇战当中比洛军团的普军总是能够起到作用。
然后,就发生了语言不通的尷尬事。
索洛维约夫要是知道了自己派去的副官因为和瑞典人语言不通,鸡同鸭讲,大概也要哭笑不得的。
瑞典人把他派去的副官,带到了冯·菲尔森伯爵那里,这才解决了问题。
伯爵虽然在军事上没本事,但是他也知道军情紧急,又让这个副官到朗热隆那里去。
但是朗热隆已经尾隨著著內伊的部队,差了大概一天的路程,就在背后追击,和索洛维约夫的配合,大概是不可能了。
“阁下,就是这么回事。”
“是米歇尔提出的要求,毕竟是我在俄国交下的年轻朋友,我还是会帮助他的。中尉,您把这封信交给他,就说要冯·菲尔森伯爵去协调冯·埃森將军,把瑞典军交给他指挥,去截击那些还在后撤的法国人。”
同时,朗热隆也说明了此时的情况,內伊向莱比锡的后撤很坚决,自己还是会考虑和布吕歇尔会师,留下瑞典军给他.
“这个喜欢背后数落人的坏蛋!”
索洛维约夫虽然嘴上这么说,也知道朗热隆总算还是够朋友,给他留了一支完整的部队来进行策应。
而且冯·菲尔森伯爵过去在波旁宫庭有身份,而冯·埃森將军是俄军这边那些埃森的亲戚,是索洛维约夫过去在瑞典的手下败將。
他们大概还是会听从自己安排的,更何况瑞典的小国王大概没有康斯坦丁大公作保,自己出力,也不能坐在王位上。
朗热隆愿意给他一个军,也是有交情够意思了。
因为瑞典军的行军速度还要比俄普两军慢,他总是卸下了包袱,转而和布吕歇尔配合追击內伊,以及各路向莱比锡撤退的法军。
索洛维约夫这边,虽然落在后面,但是他也不是没有遇到一些正在后撤的法军。
一开始还是一些散兵游勇,掉队的士兵,以及在外面撒出去侦察的游骑。
对付这些人,索洛维约夫只需要让驃骑兵把他们赶走或者俘虏就行了。
但是接下来的行动,怕是还会遇到什么对手。
而且索洛维约夫这一路,他们过了易北河以后,一个重要的目標,就是趁著法军还有一些部队完全散落在外面,纠缠住他们,能够粘住的对手规模越大越好。
以此时他的能力,对付个把法国元帅也不是问题,只要这个傢伙的水平不是强度超模的那种,比如正在汉堡的达武,这傢伙在军长的位置上强度太高。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些被毁坏的阵地。
“看那个路標,我们要是加把劲儿,15日大概就能够和友军匯合了。”
“可要是路上遇到敌人呢?”
“那就会晚一些,如果又是贝特朗这种.”
虽然索洛维约夫是玩笑话,但是他有时候也比较担心,要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也言出法隨,那乐子可就大了。
冯·蒂尔曼的骑兵还被他给派出去了,现在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俄国自己的驃骑兵和哥萨克。
这些骑兵现在沿著道路搜索,还没有看到什么法军大部队行动的跡象。
但索洛维约夫还是要反覆確认,毕竟他要进入战场的位置,在他自己看过地图以后,也很清楚了。
法军大概还有一些部队正在向后收缩,他自己行军的这一路,大概率会在靠近莱比锡的时候,和他们在路上撞见。
要是纠缠起来,或者法军的后卫部队韧性比较强,大概他也会错过这场战役的前面部分。
从到达这边以后,这么多年以来,歷次俄军参与的大战他都没有错过,除了之前打了大败仗的包岑。
这最关键的战役,他更不想缺席的,要把拿破崙从宝座上拉下来的战役,这就很关键了。
以后要打到法国境內去,兵力有著绝对优势,就是分兵的一些部队翻车了,主力也能够在战役当中取得胜利。
跟现在的这种时候,肯定是不一样的。
索洛维约夫於是催促部队,从大陆上向莱比锡开进。
在走到路上的时候,他也听到了炮声。
但是也来不及派出骑兵去侦察,因为他行军路线的左侧,在路上发现了一支法军的行军纵队。
这样就不能轻易放他们过去了,別管是法军某个军的先头部队,还是別的什么,先打上去再说。
不过就是这样,很快就引起了拿破崙的注意。
他这边也有副官快速把情报传递到了正在莱比锡的司令部当中。
“好啊,看起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