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此时在口岸上对於各国的贸易限制並不是那么严重。
会来事的荷兰人过去的自由度就很大,甚至俄国这样从陆地上来的,都可以在北京城附近开设货栈。
葡萄牙更是租借了澳门,这事儿还是明朝时候发生的,等到了清朝入关以后,他们在最初帮助了南明挣扎几下以后,也选择了给本地的汉人剃头,滑跪的那叫一个丝滑。
要说强占,那也要等到鸦片战爭以后,更何况这个问题还是从明朝开始就遗留的问题。
明清两朝,那需要解释的坑可太多了。
但是因为英国人的出现,清朝总是对欧洲国家有些警惕的。
乾隆年间的使团以后,还出现了英国人占领澳门,进而和清朝官方发生衝突的事件。
这也是在拿破崙战爭期间,因此双方也很不愉快。
考虑到英国又出兵清朝的附属国,和缅甸发生衝突,这些事情在驻藏大臣、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的奏摺当中,也都有所体现。
清朝对於英国的態度,那就是相当警惕了。
英夷坏了规矩,大家就要跟著一起倒霉。
俄国的探险队到了广州的时候,他们一开始还受到了友好的接待。
但是因为是无证经营,这样下来麻烦就很大,被广东巡抚衙门快速的请出了广州海域。
可也要注意,是很有礼貌的请,手续办理都是前所未有的快。
知道別列斯高晋他们旅程的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俄国和清朝之间的关係,只要不噶了一大块地盘,还是能够作为友好邻国的。
他真的希望,老穆拉维约夫把他儿子们都射在墙上,这辈子只生女儿,还能够少一些麻烦。
因为尼古拉这边,有他这个当老师的来指导,对中国的政策,也就会非常清晰。
那种惹麻烦的傢伙,还是不要出现的好。
但是索洛维约夫也不清楚具体是那个穆拉维约夫,俄国人重名的还多,总不能挨个去检查,然后让他们不能生男孩吧?
再说,十二月党人里面,也有穆拉维约夫。
总之,就比较麻烦,阿穆尔斯基那个封號也是在他后来签了璦琿条约以后才出现的。
这就没有办法倒推,索洛维约夫还是认为,至少自己活著的时候,要对於东方的外交政策有影响力。
而且他也在计划第一阶段加强清朝的方案,每年给清朝输入点和英国人结了死仇的爱尔兰人,这些红头髮和英国佬,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要是往镇江放上几百,画面太美不能看。
但那也是到了清朝以后,需要他这个正使给嘉庆皇帝说出来的。
阿美士德就没这个本事,他一个汉字不会不说,还要中间依靠小斯当东作为副使来进行翻译和沟通工作。
而且作为正使,他拥有的权力太大,並没有把內阁告诉他,可以按照中国皇帝要求的礼节来办事放在心上,等到小斯当东向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他最后也拒绝了。
他最后是按照东印度公司的建议来的,確实是精神点,不丟分,但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
不像是俄国这边,最后取消了从陆地的恰克图口岸进入的方案,改为从海路进入,还借著伊犁將军这边的通道,向清朝皇帝申诉。
快报已经到了恰克图,谈判也重新在那里开启,最后的一轮谈判中,清朝这边的谈判代表,在收了俄国这边的银卢布以后,总算是同意了俄国使团从海上入贡,经过广州到访以后,再转由天津上岸的计划。
索洛维约夫作为俄国的特使人选,虽然还没有出发,但是他已经预计到了可能的情况,而且让清朝方面做出了让步。
这一点,其实英国人得学著点,他们搞的那是相当傲慢,最后一路上要闹很多笑话,也不能够最终成行。
一趟从英国到中国的旅程,最后是无果而终,而且还闹了很大的外交不愉快。
问题就是,在清朝闭关锁国这些年里,欧洲各国都是按照中国这边的规矩来的,会来事的荷兰人,还和日本的大名们一样,每年都要参勤交代,到了幕末才渐渐放宽到了两年一次乃至四年一次。
俄国这边,一直都是俄国外交部和大清理藩院之间沟通,也不涉及到两个皇上之间的礼节问题。
甚至按照俄国官方的说法,还有清朝的使团到达过俄国。
除了图里琛图大人是到土尔扈特部去“宣慰”了一番,那就是雍正年间的两次出使俄国。
都是要见俄国的新沙皇的,第一次因为彼得二世去世,並没有完成任务。
倒是安娜女皇那个土包子,居然见到了清朝使臣,还是第一波没赶上的使臣回国的路上,遇到了第二队使臣。
四爷你真是个行动效率高的汉子,对俄国那边的皇位上换了人,他都是知道的。
甚至可能雍正给俄国的国书当中,还认可俄国沙皇和自己这个皇帝,算是有平等地位的。
但马中堂收了的卢布,最后就导致了1727年的谈判,虽然老多子没丟份,但那个条约也是按照清朝的底线签的。
如果当时不是雍正急於划界,准备集中注意力和准格尔干架,大概这个划界还能够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