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的文化水平还行,尤其是很懂,满蒙有些文化的勋贵和文官多少还是高看他一眼的。
至于汉官么,自从在广州的时候,致仕的潘有为非让他作诗那回开始,也算是过关了。
要是从小就读圣贤书的,大概也能走科举路线的。
索洛维约夫对这事儿很有印象,他一直表示,我是武将,我是武将啊。
至于鉴赏绘画,挂在这里的一看就是仿品。
“没有乾隆爷的盖章,这长卷还能在武英殿,大概也是临摹名家的画作吧。”
松筠听了,也不免侧目,甚至还有点
这话居然还有些道理,不过就是阿美士德和索洛维约夫前后脚往中国出使之前,嘉庆年间石渠宝笈才正式完工。
从乾隆八年开始,一直到嘉庆二十一年,把清朝皇宫当中收藏的这些书法和画作都给记录在案。
然后,“富春山居图”的伪作,到了这一套宫廷收藏当中,可是没少让乾隆爷霍霍。
那盖章,题跋,观后感,是没少往上糊黄公望还有别的大作,也得到了盖章一波流,倒是一直在民间的“富春大岭图”没有盖章,成了少数漏网之鱼,最后也到了南京博物院。
但松筠又不能说出来这事儿,也就是这个俄国小毛子,读过书,还有些直率,难免说话就露底。
皇家的不少珍藏么,都在宫禁当中好好保存着呢。
但清朝灭亡以后呢,就总有些败家玩意儿,带走了以后就大量的失散。
以后列祖列宗的面,丢的也很大了,比南明小朝廷的永历逼急了还要求援于教廷都离谱。
没办法,都是垃圾中的垃圾,注定要扫进垃圾堆里去的。
“确实如此,将军也识得画作?”
“久在海外,倒是见识短少,虽算不得孤陋寡闻,但在外也只见得天朝所谓洋画。”
就是那画作,拿给明清这些人看,大概都是有伤风化的。
虽然都是艺术,但是也要分档次。
不过乾隆年间,还有不少西洋画师在宫中活动,甚至绘画技法还有些交流。
“若是洋画,老夫也知其栩栩如生,不知俄君收藏何如?”
“若与天朝相比,物件虽然不少,但是也缺少这般神韵,写实肖像与故事更多。而风景呢,缺少留白,虽然是美景,却少了点意境。”
“与将军同坐,总要比英夷好上许多,俄国过去往来使者,也不可相比。”
“大学士谬赞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档口,这会儿一个管事太监过来了。
“松大人,皇上有旨,要俄国使臣单独觐见,先到养心殿外面候着。”
皇上还要单独召见,松筠倒也觉得奇怪。
照理说应该是接待的大臣也跟着过去,但皇上都发话了,也就这样了。
“将军去面圣时,也要小心谨慎,不可失了礼仪。”
“多谢大人提醒。”
索洛维约夫这会儿就出门,跟着太监往前走,到了隆宗门前面,还能看到几年前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时候,在这里留下的一个箭头。
他眼力好,看的自然也清楚。
至于过了这一道门以后,从边上就能够到军机处的前面,再往前走就是养心殿了。
皇帝日常的办公地点,倒有不少时间是在这里的。
甚至于好巧不巧,在走到养心门前面,正好赶上军机大臣们出来。
他这边还脱帽鞠躬,毕竟嘉庆也给了他免跪的权力。
董诰为首的四位军机大臣,见了以后倒也拱手作揖。
“索将军,皇上正在养心殿内批阅奏折,您这里等一会儿,也就该召见了。”
“多谢老大人提醒。”
董诰这辈子,在军机处三十多年,那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
但索洛维约夫这么一号洋人,他是没见过的。
俄国的二等武官,算起来在他们本国大概也是个驻防将军级别的从一品,这品级也不低,又是如此年轻,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
不像这四个军机大臣,年纪都不小了。
也好在他怎么看,都不是英夷那样没礼貌,还总是惹事的,至少恰克图这边的北疆能安稳一些。
毕竟人家都说了,他妹夫在对面的西伯利亚出任总督,甚至以前还算是个同平章事,因为俄君身边有小人(巴拉索夫)进谗,最后被贬官圈禁(事实)。
正好还是个文官,这一文一武都是俄君的近臣,甚至还都是俄国两位年轻大王的老师,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加上俄国的“同平章事,礼部尚书”涅谢尔罗迭,以及索洛维约夫在军中的同门师兄弟们,罗刹这一路对于大清也不算是什么祸患。
此时真正麻烦的,也就是英夷了。
董诰他们走了以后,索洛维约夫这边也就等在养心门外面。
嘉庆批奏折的时候,居然停了一阵,他看到伊犁将军长龄的奏报以后,就有些头疼。
也是赶巧,说的就是俄国和大清看着都觉得恶心的另外一个国家浩罕汗国。
英国呢,好歹和俄国还是明面盟友,和清朝也有贸易。
这个浩罕国,对于两边来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