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第1022章 042 索洛维约夫的二道贩子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2章 042 索洛维约夫的二道贩子计划(2 / 3)

还能够找到。

只不过他看了半天,也没有太多成果。

不过有份和宋代福建蔡家有关的记录,还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说起来,那一家人,除了蔡襄,做了大官的,都在宋史奸臣传里躺着呢。

但琉球那边,总是有些好处的。

嘉庆听了索洛维约夫说的以后,对于琉球的事情,多少有些警惕。

不过要说大清官员能够代表皇上的意思,去给琉球人主持公道,这本身也很难。

毕竟清朝这个水师不行,官员也不能贯彻皇帝的意志。

乾隆当初盯着这些人,那是因为都有陆地上的驿站系统。

现在又没有电报,嘉庆也不可能知道海上的情况。

过去乾隆能够把那些边境问题解决,他可是发现了问题直接折子就朱批驳斥回去,因此前面改正的也很快。

不听话的,要么脑袋搬家,要么北京烤鸭。

但到了海上,能够把册封和宣慰的活干好了就不错了。

索洛维约夫知道这点,所以他现在人还在北京,可是注意力都已经放到了海上去。

要么返程的时候去一趟琉球,要么就是顺路访问日本的时候,把事情给搞清楚。

或者另外一个办法,以后嘉庆要是再度召见,他再次把这个事情提出来。

当初嘉庆已经表现出来了一些不悦,察言观色之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哪里的。

于是,他也在盘算这个计划。

就日本人那个水平,到时候让絮库夫把琉球发展成为武装商船的补给站,这都是很有可行性的方案。

只不过最后要怎么做,因为他住在王府里,倒是和使团很多人并不在一起。

这也是嘉庆皇帝这个安排的妙处,让他得到了特殊待遇,和各国使者交流也不太方便。

不过以他们贡献的这个水平,嘉庆还是会同意和通商有关的要求,只要不是割地或者一些非分之想就行。

这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嘉庆也发现了,洋人当中通官话的越来越多,也不光是自己身边这几个传教士。

索洛维约夫的解释也说的通,毕竟有不少文献流传出去了。

就越南和法国的交往程度,这想拦那都是拦不住的。

而且法国人当中自学的比较多,像是索洛维约夫这样翻译小说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雷慕沙现在就从嘉庆皇帝赐给他这个通译的小说当中,开始整理文字要做翻译工作,把一些小说介绍到欧洲去。

就是歌德,他都有这个想法。

只不过这一次因为年纪太大,实在是没有把这位欧洲的文豪带过来。

而嘉庆这边,召见永璘的时候,也在问自己弟弟,这些日子索洛维约夫在那里都干啥呢。

得到的回复就是,整日在书房里看书。

“倒是勤学。”

“皇上,他这样在臣弟的书房里借阅,怕是过不了多久,臣弟那里收藏的书都要让他给抄去了。”

“无妨,要他去抄。朕观西洋诸人,官员中只有他一人深通诗书,就是法国那位汉学家也有些不如的地方。如此看来,洋人就是知道了,大概也学不全。永璘,你就是把书都送给他,又有何妨?”

“臣弟只是觉得.”

“他又不会吃了你书上的学问,也不见得有三国时蜀中张松的本事,看看又有什么?”

嘉庆只是守规矩,萧规曹随,按照乾隆的方略来办,他自己能力的不足因此也会被放大。

但是这种时候心大,倒也没什么,确实很多书拿去了国外,他们也学不会的。

中文的学习难度,其实还是很高的。

索洛维约夫自己都觉得,翻译的时候有些不恰当的地方,但因为长年从军,而且事情有很多,是很难有时间来继续校正的。

这样看来,欧洲人了解到的内容,其中可能很多都有偏差。

因此就是封锁了学问,大概也没有什么用处。

毕竟中国和西方,此时的文化体系,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但是在东亚圈子里面,能够互通的机会就多了。

甚至朝鲜和越南还在科举,琉球也是儒学兴盛,甚至琉球国中的闽人蔡氏,别管是蔡京之后还是蔡襄之后,也经常能够为官,还打击报复过政敌,下手可要比蔡京的元祐党人碑狠多了——那些反对派最后都摸不着头脑。

一直带着冲绳人反对美军基地的那个冲绳县知事,他也是琉球人,自称是闽人三十六家里蔡家的后代,没准蔡家就是什么先天政治圣体,有那么一套。

就是日本,儒学到了他们那里也还算兴盛,至少一个个汉字写的都不错,甚至连水户藩一直修书在编写的《大日本史》都是全汉字版本的。

顺道还收藏了不少禁书,以及在中原已经失传的东西。

比如说雍正亲自下场辟谣的《大义觉迷录》这种神奇的玩意儿,在日本就能够找到。

但日本也是惟一一个,自己一拍脑门搞出来奇怪东西的。

至于西南那几个藩,确实也一直不太老实,到了现代也是这个熊样,都21世纪了还有不安分的想法。

现在索洛维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