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院,便看见正朝这边走的襄王,她脚步蓦地一停。
他身姿挺拔,乌发以玉冠高束,暗红色常服更添气势,身后魏明等人簇拥着他,众星捧月般夺目。
在与李珣视线对视上的前一秒,她低头,行一个规规矩矩的礼:“给殿下请安。”
李珣眉头一皱,“起。”
沈璃书起身,王爷大婚,可休沐三日,早晨才一块入宫请安,现下又来了正院,足以见得王爷对新婚妻子的甜心蜜意。
她垂眸,先开口,音色略有些生病的哑:“多谢王爷王妃厚待,愿为璃书操心婚事,璃书感念于心。”
她的婚事?
李珣视线扫过桃溪手里抱着的卷轴,目光落于眼前女子身上,她脸上带着不过心的笑,李珣心里陡然生起一股烦躁。
她一向生动活波,对他毫无防备,经她软声软语叫过殿下,再这般泾渭分明对他,李珣直接伸手,从桃溪手里拿过卷轴。
“承恩伯府二公子,”李珣眼都不眨,“府里外强中干,连锅都快揭不开了,你嫁进去手里那些钱财贴进去都听不见响。”
下一个,“国子监祭酒,年过四十,鳏夫。”
再下一个,“光禄寺卿幼子,家中祖母年过七十还掌中馈,好几个儿媳妇被她磋磨至死。”
......
眼见沈璃书脸上血色消失,细眉微皱起来,李珣没继续说下去,将卷轴一合,随意扔给了魏明,头也不转进了正院的门:
“你一会来本王书房。”
魏明险些被那卷轴砸到鼻子,心里哎哟一声,对沈璃书福了福身,跟着李珣进去了。
回去路上,沈璃书面色冷凝,桃溪心里不是滋味:“姑娘,别和王爷闹别扭了吧?”
难受的是姑娘自己啊!
桃溪不明白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自家姑娘心里不爽快。
沈璃书也并不想把自己心里那些想法告诉外人,哪怕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她对此不置可否,感叹道:“可惜了,那名册上的郎君我还没见过呢。”
正院内室,顾晗溪在门口迎李珣,却见他脸色冷肃,她带笑的表情一顿,跟在他身后往里走,软着声音叫了一声:“王爷。”
李珣看到案几上的账本:“府中事务繁杂,你刚进府,有何不明白的叫了魏明和管事来问便是。”
顾晗溪亲自奉茶给李珣,眼角眉梢都是新妇的风情,“多谢王爷。”想来刚刚王爷脸上的不快并不是因为她。
她暗自放下心来。
这桩婚事,是她自己求来的,本来也心存忐忑,但这两日,她也看出来,王爷与她还算是相敬如宾。
晚膳用完,顾晗溪下意识以为李珣不走了,“王爷要沐浴吗?妾身着人去备水吧?”
李珣没什么留下来的心思,但今日才是新婚第二日,一走了之只会给人留下话柄,“前院还有些事,本王先去处理。王妃要是乏了,先休息便可。”
言下之意便是晚上还会过来,顾晗溪脸上是得体的笑意,“王爷再忙也要保重身体,多晚妾身都等您。”
端的是新婚的缠绵情意。
李珣点点头,只要走时,稍微顿了顿,“沈璃书父亲于本王有救命之恩,她的婚事,王妃若要插手,还请尽心些。”
李珣知晓,这件事由王妃出面最为合适,可先前看见的那几个人,委实不是良人,压抑半天,还是没忍住出言提醒。
若真是那几个人,外面言官的奏折只怕是在沈璃书婚事定了的第二日便会上了圣上的桌,最轻也要奏他个品行不端,忘恩负义。
当年他带沈璃书回京,圣上还因此事嘉奖了他。
近些日子朝中本就不太平,他委实不愿多生事端。
顾晗溪脸上的笑意停滞,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李珣留给她的已经只有一个背影了。
李珣离开,锦夏方上前来,“主子,方才沈姑娘离开咱们院的时候,在外面与王爷碰上了。”
“会不会......”她觑着自家主子的脸色,记着刚刚主子的话,说话间委婉了些:“是沈姑娘跟王爷说了什么?”
顾晗溪眼里的笑意褪去,“王爷自有他的考量。”只不过,她还是难免有些委屈,这些人明明都不是她挑选的,可王爷话里话外的责备之意再明显不过。
她闭了闭眼,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罢了,王爷若是知晓那名册是宜妃娘娘给的,定不会说出那番话的。
前院书房。
李珣披星戴月赶回去,却发现书房漆黑一片,魏明眼疾手快点了灯,见王爷视线落在案牍旁那把空荡的圈椅上,心里一凝,“奴才这就派人去请沈姑娘来。”
“不过,奴才听说,蘅芜苑上午请了府医过去。”
李珣眉头微皱,先前见她时确实脸上有些苍白,“因何?”
魏明错愕一瞬,这他倒是没去打听,因此顿了两息也没有回答上。
李珣乜他一眼,“你这总管,当的越发能了。”
轻飘飘的一句,却叫魏明瞬间冷汗直冒,忽得一下匍匐跪地,“是奴才失职,奴才这就去打听。”
哪成想李珣直接转身朝外走,丢下一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