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
周景明有些奇怪,彭援朝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怎么突然问这个?”
“不是,你们去……去买枪的时候,张把头、吴把头他们好几个来过咱们矿点,说昨天夜里被抢的事儿,说这边土匪挺多。
上边的张把头、李把头,还有在上面的另外两个把头,是来感谢的,说是听到了金旺的叫声,出来查看,虽然没看到劫匪,但也知道因此躲过一劫,送了些东西过来。”
“确实该感谢金旺,昨天晚上要不是有它,别说他们,恐怕连我们这帮人也会遭。彭哥,现在知道养狗的好处了吧?”
周景明笑着说:“晚上可得弄点肉,好好犒劳犒劳金旺。”
毋庸置疑,在看家护院、警戒这一块,没有比狗好使的动物,矿点上养上一条狗,能提前预知很多潜在的危险,避免很多麻烦。
周景明说的也是实话,要不是有金旺,真可能有大麻烦,不管怎么说,来的是五杆枪,危险程度不是镐头、铲子之类的东西能比的。
那五个劫匪也是胆大包天,明明听到狗叫,还敢靠那么近,分明是存了心思,要打小半岛的主意。话又说回来,在这条岔沟里边,周景明他们的矿点,无疑是只让人惦记的肥羊,五个劫匪肯定心动,所以还试图靠过来,看有没有机会。
“应该的,晚上我好好赏它一大块肉,正好,他们送来的东西里边,就有羊肉,还是新鲜的!”彭援朝连连点头,金旺的作用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也佩服周景明一开始想要买狗的前瞻性。他接着又说:“下边的吴把头和赵把头他们几个,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后悔没有离咱们近些,吴把头他们矿点被抢的金子不算多,但赵把头,还有另外一个,都差不多被抢了一个多月淘到的金子……他们盘算着是不是也养一条狗,有啥情况,哪怕有个声也好防备。”
周景明笑着说:“养上一条确实挺好!大家都养,那这条岔沟会更安全,狗这东西就是这样,隔着老远,只要一条狗出声,其余的狗听见了,都会跟着叫。”
彭援朝点点头,身为农村人,他知道狗的这种特性,像是会起连锁反应一样。
“他们还猜测,这几个人,会不会是本地的土匪,这么胆大,敢在一条河谷里,抢完一处又抢一处,简直太嚣张了。”
“首先你得搞懂,土匪是什么概念。土匪团伙人数比较多,属于是成规模的地方武装团伙,常年盘踞一方……昨天晚上来的那五个,顶多算是劫匪、强盗,跟土匪没法比。
而且,我可以肯定告诉你,西北这边,现在没什么土匪了。
解放初,曾经大力剿匪过,要是现在还有人敢占山头聚众当土匪,简直是找死。
听说过乌斯满吗?这边的第一悍匪,手底下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四五万,到处烧杀抢掠,最后不也被打得丢盔弃印………”
听周景明说起土匪,武阳也来了兴趣:“以前听说东北那边土匪也挺多!”
“这些事儿,我还真听说了不少!”
周景明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东北嘛,曾经被清朝当成龙兴之地,那么大片地方,禁绝关内人进入,只有极少数人生活在里边。
要知道,那时候东北可是包括了贝加尔湖、外兴安岭那一大片地方。
但也正是因此,让毛子找到了机会,他们也没来多少人,就悄然占了一大片地方,不断地朝着黑龙江这边逼近。
直到这时候,清朝皇帝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动反击。
但根本的问题,还是东北那边人太少。
所以,才又开放东北,允许汉人进入,很多关内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想着过好日子,听说东北不愁吃喝,资源非常丰富,去了不少人,也就是所谓的闯关东。
可是呢,这些人到了那地方,一开始的时候不适应啊,摸不懂那边的气候条件,也按照老样子,依着节气,进行耕种,结果,天气影响,根本就没什么收成,绝大部分人,就是在饥饿状态下度过的。饿了没吃的,冷了没穿的,可不就得抢,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大大小小的土匪团伙是真不少。武阳点点头,跟着又感叹一句:“也不知道当年那些土匪是怎么剿灭的,真恨不得生在那个时代。”周景明笑笑:“其实啊,大多数土匪往往不成气候,他们是守着一条道,谁来都去劫,吃干抹净后,发现他们盘踞的地方,没人敢去了,没人去就没法抢到东西,维持不下去,大多自行解散。
只有少数一些,懂得竭泽而渔的道理,守着的地界,他们不是见谁就抢,给人留着活路,维持很多年,直到解放后剿匪,才被肃清。
武阳,你也别想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现在就挺好,以后会更好,想着过点好日子,不好吗?话说回来,你要是真生在那个年代,还真有用武之地,最起码干个土匪还是可以的。”
在周景明的感觉里,武阳自打来到淘金河谷,骨子里那种好斗的血脉像是觉醒了一样,没有丝毫不适。彭援朝又问:“兄弟,那这些人既然不是土匪,那会是什么来路?”
“什么来路我可说不好,有好几种可能!”
周景明想了想:“这几个人,其中的两个,咱们都见过,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