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第123章 英吉沙小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英吉沙小刀(1 / 2)

周景明其实也知道,现在的金子分配方式,自己发不了大财。

在他看来,想要在这年头靠淘金发财,必须能具备几个条件:能找到好的金苗,能守住矿点,能用最有效率方式淘金,以及金子分配方式的权衡。

找好的金苗,周景明自己就能搞定,这对他来说,不算大问题。

最有效率的淘金方式,除了人工,必然是机械的运用,可惜,现在这年头,最廉价的,还是劳力,就即使能用上机械,单是买油,都有诸多限制,现在考虑,还早了些,能用上抽水机冲洗矿料,能用上绞车运料就算不错了。

哪怕再过上些年,那些成功挂靠在国营企业旗下的大金老板,挖机、粉碎机之类的机械都搬进山,他们还是更喜欢用劳力,因为用人力所需付出的成本,要比用机械小得多。

至于守住矿点,那需要的就是一个牢靠的队伍,这也是他一直强调要有个好声名的原因,为人做事没问题,大家都能赚到钱,自然会得到拥护,一个被拥护的把头、金老板,往往只需一声号召,就有大把的人为他上前拼杀。

别的不说,哪怕是自身也会安全很多。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金子的分配。

说白了,分金子,就是工资的发放。

现在淘金队伍进山,有的是一起共同出垫本,淘到的金子平分。

有的是有人出来领头,也就是金把头出垫本,分金的时候,金把头多分,其余人均分。

就如同彭援朝所组的队伍,现在的分金模式就是这样。

还有一些金老板,自己出垫本,养着一批人,定时发钱,不分金子。

在周景明看来,发钱,不分金子,是最合理的,其实也是以后的大趋势。

尤其是,周景明清楚未来金价走向,也知道,金子的囤积,是这年头最容易积攒财富的法子,不管怎么跌涨,都是最靠谱,随着物价而波动,不像钱,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但,这需要更大的垫本,手底下养的人越多,每个月所需要周转的资金就越大,还有各方的打点,花销更是不小。

他缺的就是钱,暂时无力运作,只能先选择进入彭援朝的队伍。

一开始的时候,分金是写进协议的,李国柱并入队伍,对金子的分配进行微调,没遭到众人反对,已经很不错了。

周景明又何尝没想过,换成用钱支付,但他更清楚,来淘金的,都不傻,绝对不会同意的。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过渡期,等到他组建队伍的时候,一切重新来过,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反正接下来,淘金热潮越来越猛烈,最不缺的是人手,而周景明只需保证合理的工资发放之余,给淘金客们提供最大的稳定就行。

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他必须尽可能地多攒一些金子,换成钱,成为垫本,以此搏取更大的财富。他想要攒到更多的金子,那就免不了走一走“歪门邪道”。

话又说回来,到了淘金河谷,不去争,不去夺,何时能出头?

周景明靠着桦树休息的时候,脑子里更多想的就是这些事情。

他在一步步按照着自己的计划推进。

目前看起来,走得还不错,最起码,手头的金子积攒得越来越多了。

尽管就连他都觉得,自己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挺无耻的。

但,等有了足够的实力,那无耻,也是对的。

接下来十来天的时间,岔沟河谷里,出奇的安静,没有再看到有人沿着河滩踩点窥探,也没听闻有队伍出现争斗。

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河流上下游,每天看到的是各个矿点上的忙碌。

小半岛矿点上,已经渐渐形成规律,每隔十来天,总会让大家休息一天。

高强度的劳作,没有任何缓解,只会越做越疲怠,效率越来越差。

尽管是一群糙汉,但衣物总需要洗一洗,裤子被磨穿露出的屁股蛋,也总需要缝缝补补遮掩一下。最主要的是,平日里干活,总是米饭、馍馍外加咸菜、盐茶这样的伙食,也需要进行一下改善,换换口味。

以前彭援朝一直担负着伙食费用,现在大家淘到的金子多了,早在一次商议中,改成了共同出资。老是让彭援朝一人扛着,本身就不合理,他一个人也受不住。

现在的队伍,可不是之前的队伍了,人数都有二十八个了。

这次休息,李国柱一大早就领着几个人出去了。

准备去本地人出售物资的地方,弄些吃食回来。

尽管他们的售价比外面高不少,但往来最近的城乡铁买克,动辄三四天时间,也耽搁不起,所以,还是选择从他们那里购买。

当天去,当天回,弄回来的东西,当天就能吃上。

周景明铁了心当铁公鸡,把一毛不拔的风格进行下去。

当然,他一分钱不出,以现在的威望,也没人会说什么。

他早上跟着武阳到林子里训练回来,趁着早上比较凉爽,回帐篷里睡了个回笼觉。

等到太阳高照的时候,帐篷里闷热难受,他自己也找了些碎布片出来,找徐友良借了针线,把自己的裤子好好补一下。

别的人还好些,就他跟武阳,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