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
金陵鼓楼医院。
某单人病房内。
身穿白大褂的李舟,正在检查杨旭的身体状态。
杨旭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从小便全身残疾、骨骼畸形,只有头部是正常的。
他头部以下身体动不了,只能瘫坐在轮椅上生活,且必须服用药物才能延续生命。
杨旭来鼓楼医院就诊后。
李舟提出头颅移植手术的方案,并在9月21日,耗时18小时,顺利为杨旭开展人类历史上首台头颅移植手术。
10月21日,杨旭术后苏醒,身体组织初步愈合,生命体征良好。
他可以流畅自然的说话,且小幅度控制躯体,但无法进行跑跳等动作。
李舟详细检查完杨旭的身体状况后,叮嘱道:“杨旭,你在医院经过20天康复护理后,恢复良好,随时可以办理出院。
当然,即使出院,你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需要静养。
一个月之后,你来鼓楼医院找我复查即可。”
“谢谢李教授!”
杨旭语调清晰的说道。
作为这具“新身体”的主人。
他明显能感觉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康复,身体也越来越有活力。
伤筋动骨,尚且需要静养一百天。
他完成头颅移植这么大的手术,静养一年是最起码的!
李舟继续说道:“杨旭,你换了新的身体后,心里不要有任何芥蒂。
医学常识里,大脑支配着一切。
大脑是你的,思维是你的,记忆是你的,那在医学上,新个体就是你的。”
“我明白的!”
杨旭微微点头。
他刚苏醒时,心里的确有很多芥蒂,非常想不开。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医护人员的开导之后。
杨旭已经不再纠结。
就拿心脏移植手术来说。
甲完成一台心脏移植手术,器官是乙贡献的。
但谁会说。
移植手术后,甲就变成乙了?
病房内。
杨旭的哥哥杨杰,钦佩道:“李教授,您当时替我弟弟诊治时,谦虚的说手术只有70%的成功率,现在看来,您实在太谦虚了!”
从9月21日至今。
李舟教授在鼓楼医院内,已经顺利完成三台头颅移植手术。
第一台手术,耗时18个小时,出动100名医护人员。
第二台手术,耗时12个小时,出动60名医护人员。
第三台手术,耗时6小时,出动30名医护人员。
从这些数据来看。
头颅移植手术,在李舟教授的手里,逐渐从史上最高难度,演变成一种常规手术。
而且在手术台上。
李舟教授闲庭信步,一切步骤信手拈来,还有时间进行手术直播教学,手把手教学生。
事后复盘的话。
李舟教授第一台头颅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起码能有90%以上!
至于话没说太满。
只是医生为了避免后续医疗事故的托词。
听到杨杰的话。
李舟笑着道:“头颅移植手术,以前从来没有成功过。
在我这边,头颅移植手术的确只有70%成功率。
当时能顺利完成这台手术。
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你们家属对医生的信任,而不用谢我。”
话是这么说。
但李舟心里清楚。
以他LV10的医学等级。
就算没有其他医生辅助,他也能主刀完成头颅移植手术,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
不过夏国是人情社会。
金陵鼓楼医院的医生们,非常需要“头颅移植手术参与者”这份履历。
至于最近两台手术,耗时越来越短,也跟他的医学技术不断精进有关。
接下来。
李舟又和杨杰杨旭兄弟俩聊了几句后,便离开了病房。
回到办公室之后。
他意念一动,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眼前的虚拟面板上。
【宿主:李舟】
【年龄:27岁】
【毕业院校:燕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医学博士学位、药学博士学位】
【工作单位:金陵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职称:正高级教授】
【岗位:博士生导师】
【已研发药物:艾兹病疫苗】
【课题组:万能人造血液研发课题组、干细胞体外培育器官课题组、脱发再生课题组、癌症特效药课题组、艾滋病治疗课题组】
【医学等级:LV10(38340/51200)医神在世】
【药学等级:LV10(37610/51200)医神在世】
【顶刊论文:20篇】
【国家级教材:10本】
【命格:大国良师!】
【效果1:即日起,每教书一日,可顶一年之功!】(备注:教书一日,宿主获得365个知识点,知识点可用于升级学科)
【效果2: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