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红楼兵圣> 第388章 薛宝钗抵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8章 薛宝钗抵达(2 / 3)

进入大同,途径大同境内灵丘县。

九边军镇。

京畿有蓟州镇、宣府镇、真保镇,以及昌平镇。

太上皇当皇帝的时候,最先对京城的节度使下手,拿回京营权力,然后是京畿各镇,所以京畿各镇开国时期的节度使,如今所剩不多。

离京畿越远的地方,开国时期留下的节度使越多。

如长安节度使,云南节度使等等。

而京畿势力目前最大几位节度使,其中就有范围包括真定府与保定府的真保镇内的平安州节度使。

军费拖欠。

各镇总兵的属性决定了他们会向朝廷求援,指望着朝廷,而各镇里的节度使的属性,注定了他们更多会向王信类似,对自己手下人负责。

宣府这条原本重兵把守的道路,反而成为了最不安全的道路。

至于保定府境内。

虽然也不太平,但是多在平安州境内。

因此薛宝钗与二房的大揽总杜松,在一帮请的镖师护送下,走得紫荆关进入大同。

队伍里不光有十几名镖师,还有几名自家商号的拳师。

薛宝钗乘坐马车,还有一名婆子与一名丫鬟跟着。

除了镖头与拳师骑马,其余几名掌柜也都乘坐马车,两三人共乘一辆,加上携带的口粮行李等,一路上大家小心翼翼,一直到出了紫荆关。

“前方是大同,到了大同的地界算是落了心。”镖头笑道。

队伍里只能有一个头,镖师们也只能有一个镖头。

镖头不光要熟悉路线,更要多沿途的势力有些交情,每家镖行都会有他更熟悉的商道,轻易不会过线,除非强势开道,或者打通关节。

从京城到大同的商道,参与的镖行最多。

因为大同境内的贼寇最少。

一路听了不少大同的话,马车里的薛宝钗嘴角露出笑容,小时候父亲常说因人成事,之所以对大同的事情如此上心,薛宝钗认为只要是王信就不用怀疑。

对这个前些年大观园接触过的男子,自己亲自接触过,薛宝钗不怀疑自己的眼光。

经商是生意。

但也是做人,看人下菜的。

只要王信在,那么投资的越多,薛宝钗就有信心赚的更多,否则哪怕生意机会再多,也不能轻易的涉足,很容易血本无归。

二叔以前也是如此,为何变了呢。

薛宝钗想到叔叔竟然没来,高兴之余,也忍不住思考二叔的行为逻辑。

逻辑。

王信是这么说的吧?

想到以前在大观园,大家帮他做算术题,许多奇奇怪怪的题目,不知不觉,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大家都长大了呀,以前园子里的姐妹们也各奔东西。

林妹妹回了林府,表妹回了金陵,史湘云回了史府,自家也搬走了,迎春嫁了人.

想到迎春,薛宝钗又想到探春。

听说因为王信的事,姨父大动肝火,两家的婚事都没有了下文,也没个说法,想着想着,薛宝钗猛然想起来.最初的时候。

母亲同意把自己说亲给王信,差点就要挑明。

薛宝钗叹了口气。

透过纱窗落寞的看向外面,探春从小要强,恨不得自己是个男儿身,立志要去闯一番事业,可惜身为女儿家,闯一番事业又是多么艰难。

外头的不理解,里头的不服气。

还有家里的不满。

“咦。”外面的镖头惊讶了一声,看到灵丘县多了许多士兵,严格盘查道路,虽然没有阻碍交通,但是这个架势一看就知道有大事。

镖师和拳师变得紧张,“要不要先退回去?”

“去问问。”

镖头摇了摇头,终究要过去的,想着大同军的改变,决定先试一试。

普通百姓不受盘查。

只带着包袱,或者行礼的旅人也不受盘查。

唯独商队才会接受盘查。

薛宝钗一行人虽然没有带着货物,但是车马众多,还有许多镖师和拳师,因此也在盘查之列。

“干什么的?”

军士翻看车上的行礼,然后掀开马车的帘子。

轮到薛宝钗的马车。

被人挡住,解释道:“里面是女眷。”

军士愣了愣,有些犹豫。

如今的时节,哪家还会让女眷在外头奔波,倒是少见的很。

“咱们是薛家的人,受王帅邀请前来,这是节度府的文书。”管事捧着文书给旁边的武官,那哨官得知后连忙赶过来,认得几个字,看到节度府印记便放行。

原本就可以过关,但是有一辆马车没有检查。

接下来一路顺利,临近大同,才听到消息,大同军接管了各处要道,以及与周家发生争执,还有余知府衙门的不和等,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

“王帅该不会要反吧!”

镖头惊慌了起来,大同军要是造反,他们进来的容易,出去可就难了,兵荒马乱之下,拳脚功夫也怕刀枪啊。

“大小姐。”

二房大揽总杜松来到马车窗户下,轻声道:“咱们要不要先回去。”

东家不来。

并不是放弃大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