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第175章 皇帝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皇帝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2 / 4)

而来,竟也得到了同等的待遇。

那张由司礼监太监亲手搬来的锦墩,仿佛不是木头与丝绸所制,而是由天威与荣光铸就,范景文坐下时竞感觉屁股底下有些针扎似的灼热,让他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双手平放在膝上,腰杆挺得笔直,眼观鼻,鼻观心,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沉稳一些。

可那抑制不住微微颤抖的指尖和胸腔里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却早已出卖了他内心的澎湃。

这是圣眷,是前所未有的信重!

相较于范景文的激动外露,毕自严则显得稳重如山。他谢恩落座,身形端正,只有那双藏在袖中轻轻交错的双手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知道今日皇帝将他二人一起召来,绝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

而皇帝也确实没有绕任何圈子,他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先赐一杯热茶来缓和气氛。清亮而平静的目光越过身前案牍上堆积如山的奏疏,直接落在了毕自严的身上。

“毕爱卿。”

“臣在。”毕自严微微欠身。

朱由检的手指在桌面上一份来自陕西的奏章上轻轻敲击着。

“你觉得,”他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问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公事,“我大明的户部,现如今,还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一出,暖阁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滞了一下。

毕自严的眼皮微微一跳,他没有马上回答,沉吟了片刻,花白的胡须微微抖动。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最为稳妥也最为体面的方式来回答,他将户部的职能一五一十地地陈述了出来。“回陛下,”毕自严的声音严肃而沉稳,像是在背诵一本早已烂熟于心的法典,“户部之职,上承君恩,下理万民,纲目繁多,然其核心,可归为三者。”

“其一,为十三清吏司之责。此为国朝财政之源头。十三司各司其职,对应天下两京十三省,核心职责在于核算并征收全国之田赋、盐税、茶税、商税。各省钱粮奏销皆由此汇总,呈报中枢。”“其二,为度支清吏司之责。此为国朝财政之节流。凡国家年度预算之编制,军国大事各项开支之审核,皆由度支司统筹。无度支司之批允,帑银一两亦不可轻出。”

“其三,为金部、仓部诸司及各大仓库之责。此为国朝财政之府库。太仓库掌银,内承运库掌宫中用度,京通诸仓掌粮。凡天下所入,皆汇于此,分门别类,妥善保管。”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除此之外,户部亦总揽钞关、盐课等诸般事宜。沿运河、长江所设之钞关税卡,本应是商税之重镇,为国库增收。盐课之开中法,更是祖制所定,以盐引调控,利国利民……”毕自严说得很详尽,很标准,是一份无可指摘的答案。

说完,他便垂下眼帘,静静地等待着。

暖阁内,除了炭火偶尔发出的“哔剥”声,便只剩下朱由检那不紧不慢的敲击声。

“笃…笃…”

范景文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他能感觉到,皇帝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果然,敲击声停了。

朱由检抬起眼,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再次看向毕自严。

“毕爱卿,”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意味,“你说的这些职能……都还正常运转吗?”

范景文只觉脑子里被人狠狠捶了一下。

图穷匕见了!陛下终究还是将那层温情脉脉的窗户纸毫不留情地捅穿了!

毕自严的呼吸,在这一瞬间停滞了几息。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素来古井无波的眼睛里流露出了剧烈的波动,他看到了皇帝的脸,那张年轻却深邃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里没有半分责备,反而充满了洞悉一切的了然与…鼓励。“但说无妨。”朱由检笑着说,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轻易地卸下了毕自严心中那重逾千斤的枷锁。

毕自严的嘴唇哆嗦了一下。

他狠了狠心,像是做出了一个毕生最重要的决定。

“陛下!”毕自严的声音陡然沙哑,带着一丝决绝,“臣有罪!臣刚才所言,皆是……皆是空谈!”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继续说道:“陛下问户部诸般职能是否运转正常,臣斗胆直言,早已名存实亡!”

“十三清吏司,早已名存实亡!”毕自严的语速开始加快,像是在倾泻积压已久的洪流,

“天下田亩,多为士绅、勋贵、藩王所占,隐匿不报,朝廷一体纳粮之优免,更使其有恃无恐!税基严重流失,十不存一!所谓征收权力,早已旁落地方,卫所侵占,官吏私吞,能到京师的寥寥无几!所谓的“奏销’分明是户部与地方官吏合起伙来,糊弄陛下您的!”

“度支清吏司,更是被彻底架空!”他几乎是在控诉,

“国朝如今…没有预算!只有窟窿!辽东的军饷,九边的兵马,南方的赈灾,宗室的禄米……哪一样不是张口就要钱?度支司只能被动应付,四处拆借,寅吃卯粮!各部院、各衙门随意请款,随意挪用,军费挪去修园子,赈灾款变成了官员的冰敬炭敬,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至于金部、仓部与各大仓库……”毕自严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