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明白赵秀芬的意思,笑着解释道:
“人家姑娘相中了明远这模样。”
“之前队里放电影,姑娘见了明远一次,就相中了明远这孩子。”
“家里也给说过其他家的小伙子,这姑娘都看不上,就相中你家明远了。”
媒婆这话倒是没错。
原身虽然好吃懒做,但相貌着实不差。
原身母亲年轻时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俏姑娘,父亲长的也不算丑。
因此家里的孩子长相都不差,原身更是把父母的优点都遗传了过来。
五官浓眉大眼,轮廓棱角分明,皮相着实不错,很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
打开系统,仔细看了一遍情报内容。
许明远已经确定,情报里的相亲对象,应该就是媒婆说的姑娘了。
他忍不住感慨,说好的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呢。
这村里人一点也不淳朴。
这要是没有系统,自己搞不好还真成接盘侠了。
“妈,王婶,这门亲事我看算了吧,我不愿意。”
许明远走到母亲和媒婆王婶跟前,朗声道。
既然已经知道了内情,他不可能去踩坑,当个接盘侠。
他也懒得走过场,假模假样和姑娘相看一番,演一出我们不合适的戏码。
不是我喜欢的对象,直接拒绝。
赵秀芬还没询问,一旁默默抽烟旁听的许父许建国闻言急了。
“啥,你再给我说一遍?”许建国瞪眼怒斥道。
“瘪犊子玩意,你还挑拣上人家了。”
“人姑娘这么好的条件,能看上你,你给我说你不愿意?”
“你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你的名声,村里哪家姑娘能看上你?”
许建国平日里就看自己这个儿子不顺眼,整天好吃懒做,一点没有庄稼人的样子。
这到了成家的年纪,却被名声所累,村子里没几户人家愿意和他儿子结亲。
突然有了个找上门的亲家,条件还很不错,许父高兴还来不及。
却没想到这个混蛋玩意,这次倒不愿意人家了。
许建国越想越气,就要去拿墙角的扫帚,往许明远身上招呼。
“哎呦,许大哥,可打不得。”
“现在是新社会,结婚都讲究你情我愿,自由恋爱。”
“婚姻嫁娶也得看孩子们自己的意愿。”
“三儿都这么大了,是个大人了,哪里好再打他。”
“许大哥你消消气,有话可以慢慢说,你们父子俩好好商量嘛。”
“可不兴随便打人。”
媒婆王婶一看,赶忙上前拉住许建国。
赵秀芬见状,也赶忙拦住丈夫。
“你急个啥,就不能让孩子把话说完吗。”
随即转头劝道:“三儿,人家这姑娘条件是不错的,长的也俊俏,你为啥不愿意啊。”
“你是个什么想法,你给我们说说。”
许明远心中思索该如何解释。
直接说女方怀了肯定不行,没有真凭实据,随口说这种话,别人也不可能相信。
解释不了真相不说,自己也落得一个污人清白的碎嘴子名声,本来就不好的名声,更是要臭出二里地去。
这时,却听赵秀芬狐疑道:“三儿,你该不是有相中的姑娘了吧?”
这姑娘条件这么好,还找媒婆主动上门说亲,许明远都不动心,赵秀芬想来想去,感觉也只有这种可能了。
许明远思索如何解释,没想到母亲给了个现成的借口,他顺水推舟道:“嗯,我有相中的姑娘了。”
“那你说,相中了谁家姑娘?”
许明远扫过脑海中的记忆,一个美丽的倩影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许明远脱口而出:
“我相中隔壁村的赵素素了。”
听到这个名字,赵秀芬有些疑惑,这隔壁有好几个姓赵的人家。
“她平日也没听说过叫素素的姑娘。”
媒婆王婶闻言一愣,噗嗤一笑。
作为媒婆,这十里八乡待嫁的姑娘她都了解,因此很快便反应过来许明远说的是谁。
察觉到有些失态,她轻咳两声,解释道:
“明远说的应该是隔壁赵支书家的姑娘。”
“素素是赵支书家的二闺女。”
“明远这眼光倒是不错,素素那姑娘,身量好,长的也俊俏。”
“而且文化也高,还是高中毕业。”
“不过吧,姑娘好是好,但是要求也高。”
“之前隔壁村就有不少小伙子托我说亲,赵支书都以姑娘年纪小,要留家里长几年给拒了。”
“这两年到了适婚的年龄,上门的小伙子又多了不少。”
“赵支书干脆放出话来,要置办齐全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外加二百块钱彩礼。”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托词。”
“这十里八村的,谁家能置办的起这些东西。”
“这明摆着是要堵村里人的嘴,要把姑娘嫁到城里去吃商品粮。”
媒婆王婶虽然没有直说,但这看笑话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