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县城路太远,得坐车。”
“等下我去村部看看队里的马车得空没。”
许明远快速扒拉完饭,自告奋勇道:“爹,你先吃着,我去借吧。”
许建国迟疑,他儿子的名声在村子里可不太好,“你…你行吗?”
“这有啥不行的,放心吧爹。”
许明远放下碗筷,又去取了一篮子昨天采来的野蓝莓,转身出了门。
到了支书李有田家,许明远敲了敲院门。
开门的是李支书的媳妇王桂花,一看是许明远这个二流子,她脸上立刻没了笑模样,语气冷淡道:
“是小远啊,你来有啥事?”她身子靠着院门,没有让许明远进来的意思。
明远堆起笑,递上蓝莓:“桂花婶,我这上山采摘了点野果子,带给孩子们尝尝鲜。
王桂花接过篮子,喜笑颜开。“哎呦,这上山摘一趟可是不容易吧。”
许明远笑了笑没作答,询问道:我李叔在家没。
王桂花朝屋里喊了一声,“老李,许家的三小子找你。”
李有田是村里的老支书,平日里办事公道,在村子里威望很高。
他见到许明远上门,有些奇怪,询问道。
“小远?有啥事,你这么早上门?”
许明远解释道,“是这样,我想借队里的马车用一天,去趟县城办点事。”
李有田眉头皱起,借给队员马车不是大事,这车子本身就是队里的集体财产。
但这借车的对象是许明远这有名的二流子,他就有些不放心了。
许明远明白他的顾虑,补充道:“李叔,我爹跟我一起去。”
李有田这才点了点头,“借车行是行,但规矩不能破。”
“毕竟这也是队里的集体财产,这出车是要算工分的。”
“多少工分?”
“咱们队里夏天成年壮劳力一天一个工,这牲口顶十个壮劳力,那就是十个工。”
“按去年算的工分算,一个工算一毛二,一共给你算一块二,马料钱你们自己出,成不?”
这费用在他的预料之内,他痛快答应:“成,李叔,谢谢您了。”
“这钱,等我爹下午回来去找会计交上,行不?”
李有田点点头,算是应允了,随后给他批了条子。
借到马车,开好介绍信,许明远便回了家。
许家饭菜已经收拾完,许建国正往包袱里装烙饼,这是赵秀芬给爷俩准备的午饭。
父子俩收拾完毕,便坐上了马车。
曾经队里人手紧,许建国硬着头皮顶过一阵子车把式,便习惯性地去摸缰绳。
“爹,我来试试。”许明远却抢先一步,稳稳坐在了车辕前头。
前世他爱好打猎,骑术娴熟,想着赶车和骑马道理相通,应该不难。
许建国看着儿子笃定的神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坐到他身边:“行,你小心点,我看着。”
马鞭轻扬,马车缓缓启动。
一开始许明远的动作还略显生涩,缰绳掌控还不太自如。
但驾着马车驶出二里地后,他的动作已渐渐流畅起来,吆喝声也带着几分熟练。
一旁的许建国越看越惊奇,忍不住嘀咕:“这小子,上手也太快了!”
他看的出来,许明远刚刚上手的时候比较生疏,明显是个新手。
这才赶了二里路,就已经变得熟练起来,感觉和他这个半吊子马夫差不太多了。
这学习速度,他也只能归结于年轻人头脑灵活。
快到中午,父子俩才赶着马车进了县城。
街道比镇上宽阔许多,人来人往,店铺林立。
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自行车,许建国忍不住感叹。
“这城里就是好,家家都有自行车。”
许明远笑道:“爹,你这话说的,咱们把棒槌卖了不就能买了。”
许建国摆摆手,“我也就这么一说,咱们山沟沟里,哪用的上自行车。”
“这一辆车子上百块,够咱们家吃好久了。”
许明远也不劝老爹,还是没钱闹的。
有钱了自然就有了消费的想法。
他在拦住一位路人,问询一番,很快问清了收购站的位置。
父子俩赶着马车,来到收购站。
把马车安置妥善,父子俩进了收购站。
收购站里,柜台前正有人在交易,卖的也是棒槌,个头只有一两左右,最终以三百块成交。
轮到许明远时,已快到午饭点。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脸色有些不耐烦,这都到饭点该下班了,怎么这时候又来人。
可看到许明远掏出的那根树皮卷成的卷,眼睛立刻亮了。
在收购站工作多年,他眼力自然是有的。
一眼就认出来,这是棒槌。
最近上面提高了任务指标,他正愁收不够量呢!
这简直就是瞌睡碰上枕头!
工作人员带上白手套,仔细翻看一番,又放上台秤称重,二两二。
他忍不住啧啧称奇:“同志,你这参成色顶好,个头也足!六百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