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屋门。
赵秀芬和许明媚娘俩正坐在炕沿边。
手里拿着印着细碎小花的的确良,兴致勃勃地在身上来回比划着,头凑在一起,商量着做衣服。
“娘,我想用这块花布做个褂子!”
许明媚拿着那块印着细碎小花的的确良,在自己胸前比划着,语气里满是期待。
赵秀芬脸上带着笑意,手里比划着布料的长度,答道。
“行,你哥这回买的布可不少!做件褂子还用不完这么多布。”
她把布料在女儿身上又量了量,“我看啊,给你做身花裙子都绰绰有余!”
“真的吗娘?!能做裙子?!”
“太好了!花裙子!”
许明媚闻言惊喜,乐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许明远装模作样咳咳两声。
赵秀芬这才注意到门口的儿子,放下布,脸上露出笑容。
“回来啦?快进来喝口水!”
“这大半天累坏了吧?”
许明媚更是像只欢快的小鸟,蹦跳着跑过来:
“哥!你可回来了!你说这布料做成花裙子给我穿好看不?”
许明远笑着揉了揉妹妹的脑袋:“当然好看,配我妹子正合适!”
他卸下背篓,从中拿出买来的白面,递给赵秀芬。
“娘,这个放好了,改天咱们蒸顿白面馒头吃!”
“这苞米面饼子都快吃腻歪了。”
赵秀芬接过白面,脸上心疼,嘟囔道:“你这孩子,买这多细粮干啥?多贵啊!”
“苞米面不也能填饱肚子?这细粮不经吃。”
许明远不理会老娘的唠叨,自顾自继续从背篓里拿东西。
他拿出背篓里装着的铝饭盒以及八王寺汽水。
“哇!哥!你还买了汽水!”
小妹看到汽水眼睛一亮,这在农村可是稀罕物。
之前就听支书家的虎子吹嘘,说他喝过城里的汽水,可好喝了。
这下自己也可以说自己喝过城里汽水了。
许明远又把铝饭盒递给赵秀芬,说道:“娘,这是国营食堂的猪肉炖粉条,晚上热热就能吃。”
赵秀芬看着汽水和这装着猪肉炖粉条的饭盒,眉头皱起:
“这得花多少钱,国营食堂的菜可不便宜。”
“娘,您放心,今天赚着了!”
许明远掏出装钱的手帕,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厚厚一叠钞票,递到赵秀芬面前。
“你看,我今天带去的鱼,全卖完了。”
“一共卖了五十七块钱。”
“买面和这些吃食花了一些,剩下的都在这了,您收着!”
赵秀芬看着那堆钱,眼睛瞪的溜圆。
“五十七!我的老天爷!这么多?!”
她下意识地拿起钱,数了数。
但出乎许明远意料的是,她没有收入口袋,而是把钱又推回给了许明远。
“小远,这钱你自己收着吧。”
许明远有些奇怪。
赵秀芬解释道:“你也不小了,能抓鱼能卖钱了。”
“这钱是你自己挣的,自己收好,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跟你爹手头还有,够家里开销。”
“你也长大了,眼看着越来越有主意,娘信得过你。”
许明远心头一热:“行,娘,那我就收着了。”
这时,赵秀芬又想起什么似的,一拍大腿惊喜道:“对了!瞧我这记性!
“我今天在家手没闲着,又编了两个柳条鱼笼出来!”
“就放在堂屋门后!这下咱们就有四个了!就能抓更多鱼了。”
“小远你等下去河边放下。”
许明远点点头,不过去河边之前,先得去赵德柱家一趟,先看看情报说的狗崽。
……
许明远提了两条鱼,熟门熟路的来到山脚下。
许明远敲了敲院门,“咚咚咚”。
“谁啊”屋内传来赵德柱中气十足的声音。
“老爷子,是我,许明远!”
门“吱呀”一声开了。
赵德柱穿着发黄的白背心,叼着旱烟杆出现在门口。
当眼神扫过许明远提着的两条细鳞鱼时,他眼神一亮。
“嚯!细鳞鱼?!”
“还这么大个儿!你小子从哪弄来这好东西?”
许明远笑着递过去,“河里抓的,这两条是最大的,想着您老好这一口,给您送来尝尝鲜!”
赵德柱也不客气,乐呵呵地接过鱼,掂了掂分量道。
“好小子!够意思!”
“没忘了你爷爷我!来,进屋坐!”
许明远跟着进了院子,目光投向院子角落的狗窝。
然而却发现狗窝里空空如也。
“咦?老爷子,大黄呢?”许明远环顾四周,奇怪地问道。
赵德柱把鱼挂在屋檐下的钩子上,转身道。
“哦,大黄啊?”
“生了!昨儿夜里的事儿了。”
“一窝下了五个崽儿!我怕着外头夜里冷,就给抱到屋里去了。”
“这么快就生了?五只?那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