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远没想到发小眼神这么好,他本来想低调些,特意把红色鳝鱼塞到水桶底部。
不过鳝鱼毕竞是鲜活的,免不了在桶里活动,还是挤到了上面。
都是自己人,他也不跟刘春生遮掩,笑着解释道:“嗨,这也是鳝鱼。”
“就是颜色不一样,是红色的。”
“我看着比较新奇,就给抓了上来。”
许明媚一听桶里有红色的鳝鱼,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红色的鳝鱼?我还没见过呢!”她说着,好奇地探手往水桶里一捞,把红色鳝鱼捞了出来,想仔细瞧瞧这稀罕东西。
结果这条红色鳝鱼异常凶猛,远超许明媚的想象。
鳝鱼在她手里不停挣扎,许明媚只觉得手中一滑,眼看鳝鱼就要脱手掉到溪水里。
“小心。”
许明远一直留意着小妹的动作,眼看鳝鱼就要掉到水里,他眼疾手快,伸手一抓,将鳝鱼牢牢抓住。好险。
许明远松了一口气,这鳝鱼要是掉到溪水里,凭着它的灵活劲,再想抓到可就难了。
他这才看向小妹叮嘱道:“这鳝鱼凶猛的很,要小心。”
许明媚刚刚也被吓了一跳,看着哥哥牢牢抓住的鳝鱼,有些尴尬的讪讪一笑。
“哥,没想到它劲这么大,一不小心没抓住。”
许明远不再多说,小心地将红鳝鱼放回桶里,用斗笠紧紧盖住,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招呼道:“好了,这回不能再让它跑了。
咱们也出来挺长时间了,也该回家了!”
收拾好东西,三人提着沉甸甸的收获往家去。
路上,许明远惦记着许明远说的龙凤汤,缠着许明远要做给她喝。
许明远便笑着邀请刘春生:“春生,晚上来我家吃饭,一起来喝碗龙凤汤,尝尝鲜!”
“正好今天还抓了蜊姑,咱们兄弟正好一起吃点。”
刘春生本来要摆摆手拒绝,可实在拗不过许明远兄妹的热情邀请,只能有些不好意思的应下。随后表示先把鳝鱼送回奶奶家,等下再上门来。
兄妹俩告别刘春生,回到许家小院。
推开院门,许母正在院子里择菜,抬眼看到兄妹俩提着水桶回来,身上还沾了不少泥点子,刚想唠叨许明远不爱惜身体。
“你这孩子,胳膊才伤了。”
许明远赶紧把水桶递过去,笑嘻嘻地把水桶提到母亲眼前,献宝似的揭开盖子:
“娘,您看!今天运气不错,改善伙食!”
“哎哟!这么多黄鳝!”
许母眼睛一亮,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刚才那点嗔怪被收获的喜悦取代。
“还有蜊站!这可是好东西!”
她弯下腰,仔细看着桶里,显然很是开心。
往日里,许明远也不是没去抓过鳝鱼之类的河鲜,但当时只顾着抓了去和朋友一起下酒,从来没往家里带过。
这一想到儿子现在稳重顾家的模样,许母心里的那份欣慰与喜悦就压不住的上涌。
“娘,还不止这些呢!”
许明远看着母亲开心的样子,乐呵呵伸手探入桶底,在鳝鱼堆里把那条红色鳝鱼摸出来。
许母看到这条红色鳝鱼,眼睛瞪的圆溜溜的,有些惊奇道。
“这是鳝鱼?”
“这东西怎么是红色的?”
“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着红色的鳝鱼,还这么大个头。”
一旁的许明媚看到老娘只顾着看哥哥的水桶,立刻提着她的战利品挤上前邀功:
“娘!还有我呢!”
“我也抓了好多好多!你看你看!”
许母看了看女儿的水桶,虽然鳝鱼小了一些,但数量也很可观,她笑着调侃道。
“好好好,我们家明媚也厉害,真能干。”
她嘴上虽然这么调侃着,但眼里的笑意却是藏不住,明显对自己这一双儿女很是满意。
看完收获,许明远立刻行动起来,把鳝鱼和喇站安置好,主要确保红色鳝鱼能好好活着。
做完这些,他擦了擦手,跟着许母进了灶房。
许母正麻利地系上围裙,准备生火,看到儿子跟了进来,有些奇怪:“小远?你跟进灶房做啥?”“这里油烟大,赶紧去屋里歇会儿。”
“等会儿娘把饭菜做好了喊你们。”她以为儿子是来帮忙烧火的。
许明远却站在灶台边,笑着解释道:“娘,我昨天不是说了吗?今天这顿,我来掌勺。”
“你?”
许母闻言,手里的活计都顿住了。
她转过身,一脸狐疑地看着儿子,仿佛在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小远,别闹。”
“娘知道你懂得多,点子也多。”
“可这做饭烧菜,哪里是听人讲几句、看两眼就能会的?”
“那是需要长久练习的手头功夫的!”
她连连摆手,语气里满是怀疑。
倒也不能怪许母不相信。
在许母的记忆里,这个儿子在家里,那一向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从小到大,别说正经做一顿饭了,平日里就连厨房的门槛都很少踏进来,顶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