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快!快阻止他!”
“快啊!你们是要造反吗?竞然不听本将军的指令。”
“快给本将军上啊!不然本将军军法处置!”
阳平关守将一通嘶吼,疯狂的命令着其余士卒上前阻拦李存孝。
但此时哪里还会有人理他?
经过李存孝刚刚那一通在城关下的碾压式杀戮后,在场的众人,早就不敢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富贵险中求了。
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搏一搏,那完全就是送死行为。
所以众人对于守将的嘶吼,充耳不闻。
至于说什么军法处置?
搞笑!
你连自己的命都要保不住了,你拿头去实行军法呢。
这种可笑的威胁在众人看来,自然不会当回事。
于是乎,现场就产生了这样诡异的一幕。
李存孝不紧不慢的朝着守将的方向而去,守将面色狰狞的指挥别人上前去阻止李存孝,守军们则是躲得远远的,对于守将的命令充耳不闻。
就这样,李存孝来到了守将的十步开外。
阳平关守将也是意识到守军们不会听自己的命令后,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李存孝,瞬间亡魂皆冒。于是连忙拔腿就跑,秉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念头,赶紧跑路。
至于说阳平关失守,他也管不了了。
先活命再说。
不过李存孝可没给他这个机会,只见李存孝拿起手中的毕燕挝,瞄准守将逃跑的方向,直接就是一个投掷过去底。
毕燕挝在李存孝神力的加持下,顷刻间就抵达了守将的背后。
在守将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的前提下,直接从他后背穿透进去,从前胸穿出。
然后连带着身体直接钉在了一旁的城墙上。
守将更是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直接一命呜呼。
死时双眼睁的大大的,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
这一幕,更是惊骇了在场的众人。
看到守将直接被钉死在了城墙上面,外加那副死不瞑目的表情,给现场的众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惧感。李存孝看到为首的人死了后,立即大喝一声:
“我乃安西王账下先锋大将李存孝,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降者不杀,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
在场众人连忙丢弃了武器,双手抱头蹲下,以示投降。
连一个负隅顽抗的人都没有。
投降的动作相当整齐划一,比他们的作战还要熟练的多。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人肯定是受过专业的投降训练了。
投降的动作那是极其标准、统一。
好像就是在等着李存孝说出“投降”这两个字。
李存孝对于眼前比较奇葩的一幕没有过多在意,因为在他眼中,这群人投不投降,都无所谓。就算不投降、选择负隅顽抗,也不过是手上多几条人命的事。
这有啥大不了的。
就在此时。
李存孝麾下的三万精骑也开始通过吊桥、涌入城关。
李存孝吩咐手下的人负责战俘的安置,随后便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由于薛仁贵给李存孝的指令是夺下阳平关,之后就可便宜行事。
也就是说现在的李存孝已经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接下来要如何行事就看李存孝自己的了。
思考片刻后,李存孝还是决定进一步扩大战果,直逼南郑。
因为经此一役,李存孝发现汉中军的战力极其低下。
感觉跟一般的郡兵,没啥区别。
完全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军事素养几乎为零。
这样的兵马,李存孝表示来多少他打多少。
更何况李存孝已经事先从锦衣卫处得知,整个汉中的可战之兵,不过八万余。
这个数量,再配上这么低下的战力,李存孝表示拿捏。
既然如此,李存孝自然不肯满足于仅仅拿下阳平关。
汉中治所南郑、以及整个汉中,才是李存孝的目标。
所以李存孝当即下令,令大军休整两个时辰,随后出发。
毕竟此战基本上算是靠着李存孝一己之力,给夺下的城关。
大军一点作用都没起到,所以自然没有任何战争上的损耗。
那么就无需多长时间的休息,在阳平关歇个脚就行。
之后李存孝留下了一万兵马镇守阳平关,其余两万人都跟随他一起前往南郑。
城关内的降军,总共只有数千人。
放一万精锐把守自然是万无一失。
两个时辰后。
李存孝率领麾下剩余的两万精骑,浩浩荡荡的向南郑方向行去。
中途遇到了几个守军数量不过数百的小县城,李存孝也是一一拿下。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就这样,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此时李存孝已经拿下了阳平关到南郑这一路上的最后一个小县城了。
此时,李存孝距离南郑的距离不过六十里地。
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不过一时三刻的功夫,就能抵达。
所以李存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