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第51章 颜良:这绝对不可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颜良:这绝对不可能!(1 / 3)

就在天下诸侯纷纷派人找寻太史慈的时候。

幽州。

辽东。

一名彪形大汉正看着九天之上的天幕金榜。

这个大汉看了天幕金榜一眼后,转头看向了位于自己一侧的大量生铁。

随后叹了口气,无奈道:

“哎!”

“本来是想在辽东避难的,没想到天道天幕金榜竞然将我给曝光了。”

“还给了一大堆生铁,这该让我如何是好?”

吐槽了一通后,壮汉又庆幸道:

“幸亏天幕金榜只公布了我的名字,没有给其他信息。”

“不然恐怕会连累老家的母亲啊。”

“到时候要是因为我,而导致母亲受到影响了,那我可真是不孝啊!”

此人正是排名第二十四的太史慈。

后世的东吴第一猛将。

可以说是东吴难得拿得出手的猛将。

可惜死的太早,不然肯定会在历史中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史慈善使双戟,跟典韦的武器相似。

都是那种短戟。

而且太史慈的一手箭术,更是拿手绝活。

整个东汉末年公认的三大神箭手,就是“轩辕射戟”的吕布。

百步穿杨的黄忠。

另一个,就是这太史慈了。

这三人的箭术记载,是整个东汉末年记载最多的人。

哪怕有着“神捕将军”之名的马忠,有着擒拿关羽、射杀黄忠的光辉战绩。

但是跟这三人相比,名气还是差了太多。

此时的太史慈,内心当中很无奈。

原本是想避难的他,因为天幕金榜的缘故,被迫出现在了全天下人的目光中。

太史慈表示:哎,我太难了。

不过当太史慈看到天幕金榜给予他的评价后,也是感到很诧异。

因为这天幕金榜上写的“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功名!”这句话,不正是他太史慈的座右铭吗?看来这天幕金榜果然玄妙无穷,深不可测。

连自己的座右铭都知道。

太史慈想到这里后,还是决定,提前出山吧。

反正他又不是想要一直避难下去,只是暂时避难罢了。

原本他是想投靠孔融的,毕竟孔融对自己的母亲有恩。对于太史慈这么一个孝顺的人来说,自然是想为孔融效力,来报答恩情。

可惜的是,哪怕在辽东这个偏远地区,太史慈也已经收到了袁绍占领青州、孔融投降的消息了。所以现在,孔融已经投靠不了了。

“哎,还有谁能投靠呢?

太史慈想了片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罢了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先离开这辽东再说。”

最终,太史慈还是准备先出了这辽东再说。

至于辽东太守公孙度,从来都不在太史慈的考虑范围之内。

因为太史慈知道,公孙度此人是个守城之辈。

只会蜗居在辽东这个偏远地区,做自己的土皇帝。

没有丝毫进取之心。

太史慈自然不会在这样的人手下浪费光阴。

于是,太史慈带着几吨生铁,踏上了出山的路途。

至于剩下的几百吨生铁,太多了,太史慈可搬不完,干脆找个地方埋起来再说……

与此同时。

冀州。

常山。

一个白马银枪、稚气未脱的青年,看着九天之上的天幕金榜。

不免地叹息了一声。

尤其是当他看到太史慈这个在野武将上榜之后,更是叹了口气,说道:

“哎,想必如今的我,也与这天幕金榜上的太史慈一样,是个在野武将吧?

此人正是前不久刚刚从公孙瓒手下出走的常山赵子龙。

此时的他,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冀州常山老家。

对于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如今的赵云很是迷茫。

尤其是等待会儿天幕金榜将自己的名字公布后,估计太平日子就没了。

赵云非常自信,他一定可以天幕金榜题名。

毕竟如今的他,早已踏入了超一流武将境界。

没看到超一流武将就可以登上天幕金榜吗?

那他这个绝世武将,上榜岂不是板上钉钉的事?等到那个时候,天下诸侯肯定会派人找寻自己。然后就会对自己伸出橄榄枝。

不过赵云在经历了公孙瓒一事后,已经对这些诸侯抱有一种抵触心理了。

在他看来,这些诸侯没有一个是真的为了这天下百姓,全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野心。

百姓在他们看来,命如蝼蚁,不值一提。

各路诸侯这样的态度,让赵云这个平民百姓出身的武将,非常反感。

“哎,吾记得那刘使君是个仁义之辈,体恤百姓,名声极好。”

“也许他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明主吧!”

赵云此时想起了他在公孙瓒手底下,有过几面之缘的刘备。

在赵云看来,刘备才是那种为了天下百姓的诸侯。

也只有刘备,才是他真正想要投效的主公。

“罢了,听闻如今刘使君在徐州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