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人已中年,这个医生才出道> 第17章 医学骨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医学骨架!~(1 / 2)

“那你现在会讨厌那些规矩么?比如说考研、读博还要带学术论文之类的。”陈松的语气缥缈,认真地盯着陆成的表情问。

陆成道:“只能说不喜欢。”

陆成轻叹了一口气:“陈老师,我只是没有享受和融入到规则里去,谈不上讨不讨厌规矩的。”

大部分人都是从底子上厌恶人情世故么?并非如此,大部分人是享受不到人情和规则带来的益处,所以才也厌恶,既得利者则尊之如法旨。

陈松宽慰道:“看来这些年你的性子的确被磨得也差不多圆滑了。”

“其实吧,研究生要讲究学术能力,这是最硬核的通天大道。毕竟于医学而言,术式研发、手术改良、新病种治疗方案的探索,离开了科研技法都是无稽之谈。”

“我们医生的本职就是去治病救人,不仅仅是治能治的病,还要想着不治之症。”

“从古至今,道理上就是这么认定的。”

“所以,想要成最最最顶级的医生,离不开科学研究。”

“不过实际情况就是,只有万分之一不到的医生,最后会成为顶级医生,会需要用到科研技术反哺临床技术,绝大部分医生,其实都是其他科研论文的实际重复者,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陆成当然懂,点了点头:“陈老师,您的意思是,我们看过的书、读过的教材,细致到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其他前辈的科研产出,而且他们的科研成果已成经典,才纳入了教材里。”

“我们去读它、学它、用它,其实不过是将前辈们对医学的认识具象到具体的病人身上。”

陈松道:“对!~”

“就是我们,我也是这样。”

“医学,太浩瀚广博了……”

“而且,医学、医疗机构运行的本质就是‘新’。”

“比如说世界第一例,国内第一台手术,省内第一台手术,县里面的第一台手术。”

“具体到个人的话,就是人生中的第一台。”

“这个入门,‘最难’!”

陈松并没有和陆成夸夸其谈。

陆成在陇县人民医院工作了五年,当然能理解陈松的意思:“陈老师,就肌腱缝合而言,其实也算是陇县层级要‘新研’的治疗了吧。”

县医院、乡镇医院就不要想着什么市内第一台手术,省内、国内第一台手术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县医院里的医生,能够跟上地级市医院里医生的技术步伐,就够在当地“顶天立地”了。

科研不是无稽之谈,是推陈出新,而推陈出新的前提是你要懂‘陈’,从‘经典’之中进行改良,对‘经典’有足够的理解。

华国目前讲究的技术下沉,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地级市医院里医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省级医院的一部分技术学到手,将其带到地级市医院,县医院里的医生终生任务就是将地级市和部分省级医院的技术搬回来,做一个搬运工。

要做好也不易,至少以目前的医疗骨架而言,还没有几个县医院的专科能满足‘国策’!

“医学终究是技术为王的,县里、省里、全国、国际上,都是如此。”

“不过若是在全国、国际上的技术为王,还有‘理念碰撞’,这就不是你需要去理解的了,现在的你,只需要做好技术搬运就行。”

“远的不用去想,先踏踏实实地将肌腱缝合做好。”

“你把肌腱缝合做好了,还要再想学其他的病种,或者在此基础上继续精进,都是可行的,到时候你就有思路了。”陈松的指点依旧非常具体细致。

陆成不是不知道手外科有哪些技术,只是这些技术的入门门槛太高。

“陈老师,您的意思是,让我往手外科方向去专精么?”陆成诚恳地请教着。

陈松摇头:“那也不是,要看你对以后的人生要如何规划,是成一个专科医生还是成为一个专职的急诊科医生,如果是专职急诊科医生,在急诊面前,做到肌腱缝合这一步就够用了。”

“如果是一个专科医生的话,那你就还要去学断指再植,或者是手外科、骨科等更高阶的技术。”

“当然,在你们县医院层面,能把断指再植做好就需要很多年的积累了。”

“而像你们陇县所在的湘州人民医院,手外科专科则是以做‘肌腱’、‘血管’转位术为任务,比如说湘雅二医院,则是以‘神经转位’、‘功能重建’、‘术式改良’为任务。”

“当然,比如说华山医院、积水潭这样的骨科名院,则以‘功能重建’、‘骨折矫形’等手术的研发与改良,追求手外科的最高成就为任务了。”

陈松比较具体地给陆成科普了医学的框架。

陆成听得内心有些燥热,可细细一听后,又觉得这些东西太过太过于遥远……

七月近盛夏,但还没有到三伏天,喝了三瓶啤酒的陆成选择步行回家。

熟悉的‘朝阳路’,熟悉的‘新华书店’,熟悉的花灯、熟悉的转角,熟悉的‘路灯’。

只是陆成觉得对自己有点不熟悉了。

刚刚与陈松教授的一席对话下来,陆成的心里对于好医生三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