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打听了一下,便找到了赵副主任的办公室。
“咚咚咚!”
轻轻敲了敲房门。
“进来!”
听到声音,李红旗这才走进去。
进来以后,里面已经有人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今年的食堂副食品保障,务必要到位。咣咣咣~”
办公室里传来了怒气冲冲的声音。
桌子被敲得当当响。
“赵主任,不是采购部门的同志不努力啊!今年干旱厉害,猪瘟到处都是,外面采购也买不到啊!”
“没办法也要想办法。副食品不保证,怎么保证生产!行了,这话我不想听第二遍。自己想办法去。”
……
李红旗在那里安静地听着。
干旱的事情他知道,今明两年是全国大范围的干旱,而且相当严重。
川省便是其中之一。
(这两年的大旱,是可以查到的。)
他记得明年,实在没办法了,调集两万多枚溴化银炮弹用来人工降雨。
其实川省不管是粮食还是猪肉,产量都不低。
特别是猪肉,川省一直都是养猪大省,而且还是产粮大省。
但是他们需要支援外省。
每年支援的数量早就已经定下来了。
产能下降的情况下,保证支援物资数量不变,只能压缩本地的福利待遇。
至于猪瘟的事情他倒是没听说。
不过猪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哪怕是到了后世科技那么发达,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
等了一会,汇报的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赵主任!”
李红旗见状这才笑呵呵地喊了一声。
“这位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吗?”
赵南没见过对方,还以为是厂里的工作人员。
李红旗见状这才说道:“赵主任,我是老机械厂那边过来支援建设的,姚向文姚叔让我给您带封信。”
一边说,一边将一封信放在桌上。
“姚向文?”
赵南看着信疑惑了一下,拿了起来。
看着还站在那里的李红旗,示意道:“坐吧!”
随后这才打开信封。
李红旗见状这才坐了下来,在那里安静地等着。
赵南在那里仔细地看着信。
过了好一会,他这才放下信,脸上露出了笑容:“你是李青山家三小子?”
李红旗笑着点点头:“是啊!赵叔!”
既然姚向文能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那应该不会对他有什么恶意。
赵南对于赵叔这个称呼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笑道:“我认识你爸也有不少年了,你这声赵叔,我就应下来了,工作安排了没有!有没有什么想法?”
李红旗听到赵南的话,也是眉毛一挑。
不愧是老同志,说话还是很有水平的。
我认识你爸不少年了,而不是我和你爸关系不错。
这句话看似只是认识。
但是后面又应下了赵叔这个称呼。
其实是变相地承认和你爸关系还不错。
但是如果传出去让别人听到了,那也只是对他这个小辈的照顾,而不是因为李青山的关系。
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
毕竟自己父亲的情况特殊,沾染上以后,会引来非议,甚至是麻烦。
哪怕他是李青山的儿子,赵南说话也很注意。
快速收回了思绪,笑道:“工作已经安排了,在技术科,都是干隔命,在哪里都一样,听厂里安排!毕竟现在工作岗位也很紧张。”
工作紧张也是有原因的。
这么多孩子上山下乡,家里人都在拼命地托关系找工作,甚至让出了自己的工作给孩子。
否则,哪怕他们地处山区,户口也是集体户口。
不属于农村。
还是要下乡。
机械厂一旦有工作岗位,那肯定是先紧着厂里的职工家属。
工作确实稀缺。
至于他们这种支援三线的不算在内。
但是分的工作好坏,那就全看运气了。
赵南诧异了一下,他没想到李红旗居然忍住没有找他要一个好一点的工作。
这还是一个年轻人吗?
而且李红旗的回答也是话里有话,先说听组织安排,后面又说工作岗位紧张。
实则是在暗示,要是有好的工作可以考虑,如果为难,就不用勉强。
赵南以为自己想多了。
笑呵呵地说道:“来了这里先安顿下来,要脚踏实地地工作。有什么困难的话到时候来找我,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
李红旗闻言笑着嗯了一声:“好,赵叔,那就不打扰您工作了,我先回去了。”
他也就是过来看看情况,不准备指望对方能帮他到什么地步
见赵南点头,他这才站起身来,离开了办公室。
出来以后,李红旗在那里琢磨着。
关系还是差了一些。
姚向文和他父亲的关系性质不一样。
而赵南的话,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