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76下乡,从支援三线开始> 第80章 ,数控技术的合理来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数控技术的合理来源(1 / 2)

会议开了一个小时,众人这才散去。

技术科的事情可不止画图、修机器这些,还有很多其他事情。

当然了,技术科不止综合技术组一个小组,还有其他小组。

大家都有分工。

李红旗回到了办公室,看着陈峰要去实验室,便自觉地跟过去了。

“红旗,有没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

陈峰进来以后,看着他笑着问了一句。

李红旗笑着嗯了一声:“有几道题,到时候麻烦您帮我看看!”

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摞信纸。

这已经是每天必背的工作了。

“行,你放那边,我一会给你看看!”

陈峰笑呵呵地说着。

李红旗见状将东西放在了边上,熟练地开始今天的工作。

忙了一会儿,李红旗这才说道:“师父,关于机床,我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哦,机床?你是说普通的机床吗?怎么了?”

数控机床的编程他不会,毕竟国内引进数控机床的时候,他还在农村待着呢!

但是对于普通机床他可是很精通。

李红旗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好让自己不那么惊世骇俗。

过了一会,他这才说道:“师父,你说,能不能利用‘机械编程’替代手工操作、用‘继电器逻辑’,实现自动化保护达到类似机床的效果?”

听到这话,陈峰愣了一下。

“你等一下!”

说完,继续忙着手里的东西。

过了一会,将手中的活停了下来,这才问道:“你好好说说?什么意思?说说原理!”

李红旗想了想说道:“就是在机器上装凸轮传动系统,以及继电器。

就是做一个凸轮盘,实现批量零件的自动走刀,如车外圆、车端面、挑普通螺纹,替代工人手动摇动手轮。

通过凸轮槽的轮廓形状,控制刀架的‘移动轨迹’对应零件的加工路径,需先根据加工零件的尺寸设计凸轮轮廓,再加工成型。”

具备自动限位停车功能,这样可以避免零件过切或刀架撞车。

……

而且改造后保留手动操作模式,可以应对非批量加工,提升设备灵活性。……”

将大概的思路说了一下。

李红旗说完,又继续说道:“还有一种,用晶体管控制电路+电磁离合器+行程开关,组成半自动套件,加装在普通车床上。

工人预先通过旋钮设定进给距离,例如加工长度 50mm,启动后,电磁离合器带动丝杠自动进给,达到设定距离时,行程开关触发,离合器断开,车床自动停止。电路的话可以用我们国产晶体管 3AX31型组装,无需复杂芯片。

这两种改进,依托的都是原有设备,只要不是电路问题,普通的维修厂都能维修。”

这话,让陈峰眼睛一亮。

在那里思索着。

过了好一会,他这才回过神来。

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你不是只上了高中吗?”

李红旗自然知道他会这么问。

便开口说道:“74年的时候一机部出了一本《机械制造工厂机械动力设备修理技术手册》,不知道您听过没有。

这本书是一套全面的机械动力设备修理技术手册,其中包含了机床修理的相关内容,如尺寸链原理在机床修理中的应用等。我的机床原理都是从这里面学的。”

“那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呢?”

“日本有一本《数字控制系统》,介绍了各种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特点,点位和直线切削、连续切削控制、手工编程序和自动编程序等内容。

由SY市机械研究所译,去年的时候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机床知识主要来自这两本书。”

李红旗在那里解释着。

国内第一本关于数控机床的书籍是1996年才出版的。

90年代关于数控机床的书籍非常稀少,这两本都要被他翻烂。

没办法。

创业初期,请不到专业的技术员,什么都要自己学。

而且这两本书都是这两年才出版的,都是属于可以阅读的书籍,说出来没什么问题。

这也能合理解释自己数控机床知识的来路。

这两本书老机械厂也有。

但是《数字控制系统》来自日本,厂里虽然买了,却是放在仓库里吃灰呢!

为什么?

没人敢用啊!

也就少量的技术员会翻一下。

陈峰听完轻轻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两本我都知道,机械厂确实有,我也翻看过,可惜没有时间,我还没研究透。”

说到这里,他一阵兴奋:“但是我分析了一下,你说的可行性非常高,但是弊端也很多。

依赖原有普通车床机械结构,仅更换核心传动件,床身、导轨等仍为旧件,刚性和精度受原始设备制约,

精度提升有限,长期使用易受旧件磨损影响,精度衰减较快,

外接式集成,需与原机械部件适配,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