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平叛作战,在对付张超和白轩两支人马的时候,吴亮都立下了亮眼的功劳。
对战张超的时候,他战斗在第一线,与叛军短兵相接,亲手杀死二十余人,砍废了三把刀。
在对付白轩的作战之中,他和他所统领的那个曲的士兵更是发挥出了不逊色于骑兵的脚力,是所有步兵军队里第一支冲上前配合骑兵对溃散叛军进行堵截的。
悍不畏死,胆子大,战斗力强,续航能力强,贼能跑。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学习能力也挺不错,脑子灵光,原本是个不识字的,一段时间的识字教育下来,已经认识三百多个字了,这让刘基很看好他之后的发展。
等之后有能力把军队扩编了,刘基就打算提升他的职位,把他往校尉的方向培养。
培养的好了,以后便是一员大将。
以他为代表,还有之前被任命为队长的东莱郡人沈康、廖朗、戴威、宋旭、贺杰等人,也纷纷在战场上表现出了能立功、敢打敢拼的优点,被刘基认为有成为大将的潜力。
唯一的中郎将张英虽然没有成为特别厉害的名将的能力,不过刘基认为他至少是个合格的中郎将,在这个职位上,他并不失职。
还有目前正在担任校尉的徐通、乐杰、夏阳、曹泽,担任营司马的张瑾、张恢、陈勉,都是被刘基认为有军事潜力的。
他们原本就是刘繇时期军队的基层军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能力,刘基通过询问他们一些军事知识和征战要领的方式判断他们的军事能力,认为他们目前有承担所处职位的能力,并且还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他们都是东莱郡人。
三百多个东莱郡人里,已经涌现出了这么些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一县之才可以治天下这句话,可能还真没怎么说错。
至于其他的【豫章起兵旧部】里涌现的有潜力的人才也不少。
张英的两个军司马,一个是九江人蒋丞,为人十分聪明,脑子转得很快,还有很不错的数学天赋,刘基认为他有很强的成为大将的潜力。
另一个是庐江人舒涓,沉默寡言,话不多,但是性格很严谨,做事很细心,被刘基认为他应该非常善于指挥军队执行一些艰难的攻坚任务。
至于立下军功之后被提拔的基层军官和士兵,刘基也从中发现了薛铭、焦宇、韩迭、龚卫等有军事潜力的人才,并且予以提拔。
在此番的作战之中,他们也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展现出极强的冲劲和勇气,立下了不小的功勋,获得了很大的斩获。
这些人的出身普遍不高,最开始也没什么文化水平,但是只要给他们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他们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从普通人群中脱颖而出。
或许他们以后成长到可以进入武庙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至少成为中层军官、中高级军官的潜力还是有的。
他们可以成长为刘基所主导的军队的中坚力量,成为这支军队的基石,有他们的存在,任何一支军队都能成为一支能战敢战的英勇之师。
怀着如此的期待,从建安二年的六月下旬开始,刘基就全心全意地发展起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营建农庄,建设房屋,打造围墙,安置住户,并且为他们划分土地,还要给他们准备农具和种子,以及协助耕田的耕牛、骡子、驴子等等牲畜。
另外就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
在办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刘基发现很多对于农业生产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工作在此时此刻的三县之地根本就是一坨狗屎,甚至连狗屎都不如。
一个县里差不多一半的自耕农长期得不到铁制农具,只能用木头、竹子、石头等原料自己制作简便的临时农具来用,极大的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一个县里超过三分之一的水利工程形同虚设,另外三分之一急需维修,只有最后三分之一是得到了良好的维护和修缮的,可以使用的。
而这最后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大姓土豪家族的私有土地上。
至于育种、肥料、精耕细作这种能够提升农业产量的工作与技术指导更是天方夜谭,甚至在一些本地编户民看来,刀耕火种并不是什么很落后的生产方式,中原地区的很多先进农具更是听都没听过。
在看到这些由他安排出去的办事人员送回来的消息的汇总,刘基忍不住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几。
“直娘贼!大汉国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些官员论贪污腐败,无人能及!每个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论治理地方、造福于民,简直无能到了极点!”
“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这个天下呢?难怪大汉国走到如今这个四分五裂的地步!每十个官员处死十个,恐怕会有冤屈,每十个官员处死九个,必然有漏网之鱼!”
坐在刘基身旁陪同他办事的滕耽不晓得直娘贼是什么意思,但是眼见刘基如此愤怒,都开始想着要不要杀人了,便暗自感叹刘基果然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
虽然在很多方面他都表现得像个老谋深算的成年人,可是在很多地方,他也表现得像个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年轻人。
这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