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彼可取而代之> 第42章 回来吧,太史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回来吧,太史慈(1 / 2)

袁术曾是孙策的主君,虽然因为称帝的事情而和孙策决裂,但是孙氏集团大多数创业元老都曾在袁术手下做官,对袁术和汝南袁氏的势力多有忌惮,影响力依然存在。

而随着数次大败,袁术威望尽丧,孙氏集团彻底摆脱了袁术残留的势力影响,将袁术所安排的丹阳太守袁胤赶走,改任孙氏外戚吴景为丹阳太守,势必要将丹阳郡拿下。

袁术的势力自此在江东被清除,孙策统一江东最大的明面上的障碍也被祛除,孙策更可以放开手脚操作了。

当刘基得知孙策驱逐了袁胤的消息之后,便意识到孙策要开始对丹阳郡发动最后的总攻了,这使得刘基的神经瞬间紧绷了起来。

赶走袁胤,意味着孙策已经控制了丹阳郡东部,剩下来的西部显然也不会是孙策的对手。

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作为的话,估计要不了几个月,孙策就能彻底平定丹阳郡,那么再接下来,豫章郡也就完全暴露在了孙策的势力范围之内了。

所以,刘基要做的事情已经很明确了。

绝不能放任孙策就那么直接拿下丹阳郡。

他必须要联合丹阳郡内还存在着的反孙策势力,联起手来,一起抵抗孙策的进攻,不能让孙策得手。

那么,丹阳郡西部目前成规模的可以抵抗孙策的力量有哪些呢?

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以陵阳县为中心展开活动的江东本地人、颇有名望的本地宗帅祖郎。

另一个是以泾县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曾经刘繇的部下、现在自称丹阳太守的太史慈。

祖郎这个人,在陵阳县一带很有名望,是当地大姓豪族中的佼佼者,实力雄厚。

之前刘基就听说祖郎被袁术、曹操拉拢,素来看不起孙策,曾多次和孙策交手,孙策在他手底下吃过败仗。

最危险的时候,孙策被祖郎大军团团包围,要不是程普等老将舍命冲入包围圈中相救,孙策估计已经死了。

这足以说明祖郎颇有能耐。

至于太史慈,那就不必多说,论个人勇武,他能和孙策斗的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论用兵征战,他能在脱离刘繇势力的前提之下单独在泾县周围拉起一方势力,而且【大为山越所附】,以此对抗袁术和孙策的势力,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见太史慈是文武双全的一流人才。

刘基对这两个人那叫一个垂涎三尺,如果能得到这两个人的帮助,半个丹阳郡就已经入手。

怀着这样的计划,刘基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这一次,他有充分的行动切入点。

太史慈,曾是老爹刘繇的部下,更是东莱郡老乡,这关系不要太亲近。

而太史慈之所以离开,无非是老爹的门第观念太重,看不起太史慈的出身,说什么如果用太史慈做大将必然会让当时跟随他的汝南名士许邵嘲笑——就是那个搞月旦评的家伙。

刘繇生怕太史慈的出身影响了自己的声望,这给太史慈气的。

护送刘繇抵达豫章郡之后,太史慈就带着一些愿意跟随他的人回到丹阳郡,在泾县屯兵立府,自封丹阳太守,一时间倒也过得有声有色。

不仅如此,他还因为善战勇猛的名声而得到了大量丹阳郡山越部族的归附,由此,他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具备一定的威势,为地方所重。

如果能劝说太史慈重新归附,刘基不仅能得到一员大将,还能得到太史慈之前所经营的一切,这对于他抗击孙策有着巨大的助力。

一念至此,刘基便决定安排人火速前往泾县与太史慈接洽,了解一下太史慈是否愿意归附他的旗下,问问太史慈有什么诉求。

至于出使之人,刘基决定让韩朗去。

韩朗在为刘基献上了招降山越的计策之后,得到了刘基的重用,很快成为仅次于滕耽和是仪的文职官吏中的三号人物。

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刘基发现韩朗颇有与人交涉的能力,于是便决定把他往外交官的方向培养。

此番出使太史慈事关重大,刘基决定将这件事情交给韩朗去做。

韩朗原先也是跟随刘繇的老部下,知道太史慈的存在,也知道太史慈此前离开刘繇的内幕,得知刘基要召回太史慈,倒是很支持,欣然接受了这个命令,决定出使泾县。

正月二十九日,韩朗在一队卫兵的保护下向泾县出发,一路紧赶慢赶,到二月初三的时候抵达了泾县,向太史慈递上了拜帖。

他抵达的时候,正是太史慈听闻孙策方面有动兵异象的时候,他连忙安排人前往探查消息,想要确定一下孙策的动向,如果孙策是真的要搞事情,他也要做好开战的准备。

就在这个关口,刘基派来的使者韩朗抵达了。

太史慈接到了拜帖,顿时吃了一惊。

因为拜帖上写的是【汉振武将军刘基麾下书记韩朗敬拜】。

振武将军?

刘基?

太史慈愣了一下,觉得自己要是没记错的话,振武将军应该是自己的旧主刘繇的将军号,当初刘繇就是以扬州牧、振武将军的名号统领扬州军队的。

可是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刘繇已经死了,他既然死了,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