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遇(1 / 4)

晨光熹微,晓色破云。

七月初七,京城最热闹的乞巧节。朱雀大街上,人潮涌动,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人群中,一位身着月白襦裙的少女步履从容,青丝间一支银簪轻晃,衬得她如一支清荷摇曳于浊世。

“那不是光禄寺少卿家的沈小姐吗?”有人低声议论。

“嘘,小声些,她已经和顾典簿订婚了!”

沈芳如恍若未闻,只垂眸摩挲着袖中锦盒,那里头躺着方才从父亲处求来的紫玉佛珠。

珠串在晨光中泛着幽紫光晕,倒让她想起那人看书时低垂的眉眼。

“顾舟见了一定欢喜。”她唇角微翘。

两年前,她在城郊古寺避雨,遇见了个穷得连纸墨都买不起的书生。

那人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却执笔如执剑,字字锋芒毕露。她鬼使神差地留下银两,又悄悄派人送去上好的笔墨纸砚。

第二年春闱放榜,顾舟名落孙山。

沈芳如站在贡院外的槐树下,看着他从朱漆大门里缓步走出。他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衫,背脊挺得笔直,唯有紧握的拳头泄露了心绪。

“无妨的,”她递上一盏热茶,指尖不小心触到他冰凉的手背,“来年再考。”

“没有来年了。”顾舟苦笑,“家母病重,我需得侍奉母亲。”

几日后,沈府书房。

“父亲!”沈芳如跪在青石地上,“您不是常说顾舟有经世之才?如今朝廷正举孝廉,何不……”

沈父重重搁下茶盏:“荒唐!他虽孝名在外,但无功名在身,如何配得上你!”

“女儿听闻,礼部正在寻访孝廉典范。”她仰起头,眼中闪着倔强的光,“顾舟侍母至孝,又通晓经义,正是合适人选。”

经不住爱女的苦苦哀求,沈父沉吟良久,终是叹道:“罢了,且让他以孝廉入仕,先补个典簿之职。”

订婚那日,顾舟在沈府后院的梨花树下,轻轻执起她的手。

“为何?”他声音微颤,“我如今一无所有……”

沈芳如将一枚玉佩系在他腰间,笑得眉眼弯弯:“因为你值得。”她指尖轻点他心口,“你的孝心与才学,终会得遇明主。”

春风拂过,吹落一树梨花。顾舟忽然将她拥入怀中,声音哽咽:“待我在京城站稳脚跟,定三书六礼,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她靠在他肩头,看着满地落花,心想,等多久都值得。

可订婚半载,顾舟待她始终客气疏离。

他会在人前温柔执她之手,会在宴席上为她布菜斟茶,却从不肯在她房里多留一刻。今日特意选了这佛珠,不过是想讨他一句真心话。

忽闻前方一阵骚动。

“快看!那是……那位大人?”有人压低声音惊呼。

“嘘!不要命了?敢议论他?”

沈芳如蹙眉望去,只见茶肆竹帘半卷,隐约可见一道玄色身影。

那人修长手指正扣着青瓷茶盏,骨节分明的手在阳光下如白玉雕琢,腕间悬着一枚古朴的墨玉扳指。

“听说他微服私访,已经处置了好几个贪官……”

“何止!前几日城东李家的公子不过多看了他一眼,就被……”

“嘘!他好美色,据说最爱逛青楼楚馆,连醉仙楼的头牌都……”

议论声戛然而止。

琵琶音骤起,醉仙楼头牌苏婉卿抱着阮咸而来,石榴裙摆扫过青石板,在茶肆前盈盈下拜:“大人,妾身新谱了《折桂令》,请大人品鉴。”

苏婉卿今日特意梳了飞仙髻,点了桃花妆,活脱脱就是要效仿当年名动京城的李师师。

谁不知道那位大人最爱风流才子与名妓的佳话?若能得他青眼,说不定就能像李师师那般名留青史。

帘内传来一声轻笑。

那声音似玉磬轻击,清越中带着几分慵懒。

沈芳如下意识驻足,却见竹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挑起。

那人竟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剑眉斜飞入鬓,星眸含威不露,鼻若悬胆,唇薄如刃。

一袭玄色锦袍衬得他肩宽腰窄,通身气度华贵非常,偏又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散漫,仿佛这世间万物都入不得他的眼。

“这位大人……”旁边卖糖人的老翁突然压低声音,向不知情的人炫耀,“你们可知道是谁?”

沈芳如不由侧耳。

“这上京的大人物,不是丞相,就是皇族。”旁边的小贩接话。

老翁眯起浑浊的双眼,压低声音道:“这位贵人啊……老朽在京城摆摊四十载,见过不少达官显贵。可这般气度的,只有……只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意味深长地补了句:“诸位说话可要当心些。”

沈芳如望着茶肆中那玄衣男子的侧影,不由多看了两眼。

确实生得一副好皮相,轮廓锋利,五官浓艳,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风流韵味。这样的容貌气度,难怪那苏婉卿会主动上前献艺。

“这般人物……”她暗自思忖,“确实像是哪家王侯的贵公子。”

虽说坊间常有天子微服私访的传闻,但眼前这人……沈芳如轻轻摇头。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