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表姑娘在侯府> 第 2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 章(1 / 3)

既然遇上了,免不了停下来寒暄两句。

郑琦看了看钟攸凝来时的方向,想到老夫人常把人挂在嘴边,温言说着:“母亲年事已高,还要劳谢钟姑娘常陪在身侧。”

钟攸凝不敢受:“多亏了姑祖母留我,都是我该做的。”

郑琦笑笑。

他遗传了老侯爷,身量高大,整个人文质彬彬,看着比钟攸凝高了足足一个头,常年投身文艺路线,身上文人气息浓重,单从样貌上说,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

郑琦要是投身进风流路线,应该很受风月场合娘子们喜爱,不比郑佩差。

不过郑琦自持身份,对风流佳话没有兴趣。他更乐于与官员文人们结交。

郑琦从身后侍从的手上接过一幅画卷,转交给钟攸凝:“听闻你擅画,刚好得了一副,赠予姑娘。”

钟攸凝不想收,口中托词:“太贵重了...”

郑琦:“收下吧,正好在画坊中赏画,店主收了一批画卷,走时为每人都送了两卷,这只是其中一卷,如今借花献佛,并非去特意求取的。”

郑琦言辞真切,话既然都说到了这份上,钟攸凝也不好再拒。

幸好只是顺道,没有心理负担。

她接下画卷:“多谢侯爷。”

郑琦沉默了下,才说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客气。”

钟攸凝从善如流:“大表叔。”

郑琦明显被噎了下。

他不是这个意思...但算了。

钟攸凝年纪尚小,不理解也很正常。

钟攸凝退到一侧,体贴懂事的说道:“表叔是去寿康院吧,侄女不耽误表叔正事了。”

郑琦确实有事与老夫人相商,不好在此久留,跟钟攸凝别后就匆匆走了。

钟攸凝紧绷的身体松懈下来。

郑琦跟郑佩还不一样,郑琦至少明面上言语客气,不像郑佩初次见面调戏到表侄女头上。钟攸凝也不能对他恶语相向。

他们兄弟二人性格不同,郑佩是明/骚,郑琦这属于暗/骚。

在钟攸凝心里,这几位表叔都是老登,没有什么区别。

主仆俩走在半道上,阿喜说了句:“姑娘,咱们见过了大老爷和二老爷,下回该见三老爷了。”

“别胡说。”钟攸凝说道。

起先,钟攸凝并没有放在心上。

侯府这样恢宏庞大,一步一景,就是同处在一个地方,不相交的话也不一定能遇上,多的是各走各的路段,但巧的是今日真遇上了交叉线。

阿喜今天当了回乌鸦嘴,嘴开了光,她们真的遇上了三爷郑通。

郑通是个正经人,道德感高,很看不惯郑琦这两位兄长的行事作风,郑佩首当其冲,平常说话也文绉绉的。

既然在廊下遇上,自然也是要寒暄两句的。

钟攸凝一视同仁。

郑通的画风是这样的:

“钟姑娘,近来一切无恙?新境尚习乎?”

用大白话意思是最近可好?在府中习不习惯?

钟攸凝第一回遇上这种说话语气的,虽然她早知道郑通的特点,但一时半会也不大能接受,慢半拍的回话:“一切都好。”

郑通点点头,给她保证:“若有他事,可来相寻。”

侯府如今当家人虽是郑琦,但郑琦也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还是个闲职,似他这样通过捐纳授予的闲职不少,都是面上光,落到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增益,并不比两个兄弟身份高多少。他们兄弟三人各有人脉交际,郑琦能办到的事,郑佩郑通一样能办到。

钟攸凝不了解这些内情,只当郑通在说客气话,也客气的回道:“多谢表叔。”

郑通微微颔首,先走一步。

看他去的方向,同样是老夫人的寿康院。

郑通一走,阿喜立马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她们老爷和大郎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说话都不是这样的,三爷说话云里雾里的,压根就听不懂。

阿喜这个小文盲,压根就没听懂郑通的话。

她满脸愁容:“姑娘,三老爷原来都是这样说话的吗?”

钟攸凝肯定:“是的。”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郑通都是这样说话的。

并不是说郑通是个很古板的人,只是在说话方面,这是郑通的个人风格。其他人并不是这样的。

阿喜不懂:“为什么呢?”

钟攸凝也弄不明白。

她猜测或许这样会显得格外有文化吧?

回去这一路,除了遇上郑琦和郑通兄弟,没有再遇上别人了,主仆俩顺利回了汀兰居。

巧姑和顺儿迎了上来。

进了屋里,钟攸凝先去内室换了身常服出来,房里静悄悄的,阿喜没见着人,画卷在桌上搁着,旁边放着个描金匣子,里边是老夫人赏下来的黄金头面。

钟攸凝习惯了独处,也不急着找人,先坐下喝了杯茶水,才拿起画卷打开。

这是一副花鸟画。

画画的题材很多,大到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界画、佛画等,小到随意点缀三两点也可称画,以传统画论为核心,评判一副画的标准仍是遵循六法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