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轻拍了下女儿的手,对大家笑道:“行了,别聊天了,饺子煮好了,咱们吃饺子吧,我跟晓灵包了一下午呢,大家可得好好尝尝。”
陶校长很是惊讶地坐下,向梁满仓和梅锦打趣说:“晓灵包的饺子?哎呦,那我看大家还是别期待了。”
“那你这回还真是要看走眼了。”张老师笑着进厨房盛饺子,拔高音量说,“晓灵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那饺子包的比我的还漂亮呢。”
虽然算是来做客,但梅锦作为晚辈怎么好意思让长辈给自己端碗盛饭,也连忙跟过去帮忙。
陶晓灵冲她笑笑,眼睛却在她身上上下扫了扫,梅锦抿了下唇。
陶校长还在外面道:“是吗?那我待会儿可得好好尝尝。”
“还尝什么?这么嫌弃我,你想尝我还不给你吃呢。”陶晓灵端出来一碗饺子,径直放到梁满仓面前,笑说,“满仓同志,你好好品尝,品尝完再告诉我那个没眼光的父亲,味道如何。”
梁满仓看着自己面前满碗的饺子,再看看要吹胡子瞪眼的陶校长,站起来笑着递过去:“晓灵姐亲手包亲手端上来的饺子,自然您先吃。”
陶晓灵眼睛圆睁,不太高兴,作势要抢,陶校长赶忙拿起筷子夹只饺子放嘴里,咀嚼几下后不吝夸赞:“不愧是我女儿,不光手术做得好,饺子包的也好。”
陶晓灵随之哼一声,不跟他计较。
梅锦将饺子递给梁满仓,陶晓灵不动声色地瞥了眼。
众人落座,一条长方桌,陶校长坐首位,张老师和梁满仓分别坐两侧,梅锦和陶晓灵正好面对面。
陶校长家氛围轻松,也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大家配着张老师炒的菜吃着饺子聊天。
陶晓灵笑道:“满仓,你跟我们说说你们当时打仗时的事呗?我爸这人报喜不报忧,问他什么都不说。”她说着,眼睛直勾勾看向他,嘴角向上轻扬。
梁满仓愣了下,看了眼陶校长,笑笑说:“行军打仗免不了要伤亡,校长也受过伤,但都已经好了,您不用担心。”
“当初要不是我还没毕业,我非得跟着当军医去,我就不信有我看着你,你还能那么不爱惜身体。”陶晓灵没好气地瞪了眼陶校长。
陶校长讪讪笑了下,闷头吃饺子。
陶晓灵看向梁满仓继续问:“我听爸爸说你在战场上立了好多功呢,还上过报纸报道,我对你可是好奇很久了,还特意去把报纸找来看,写的都很简单,你详细跟我们说一下呗?妈妈肯定也想知道。”张老师笑着点了下头。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很厉害,我也只是碰巧。”梁满仓不喜欢跟别人吹嘘自己的功劳,浅浅笑笑,“报纸上写的就是全部经过了。”
梅锦垂眸吃东西,静静听着陶晓灵拉着梁满仓说话,也不出声。
梁满仓伸手给她夹了菜放到她碗里,梅锦侧头冲他抿唇一笑。
陶晓灵微蹙了下眉,随后又笑起来,将话题转向梅锦,问:“你叫梅……”她眼里都是茫然,皱着眉,努力回想的样子。
“梅锦,锦缎的锦。”梁满仓适时补充。
“对,梅锦同志,我听说你跟满仓是包办婚姻?”
“是。”梅锦点头,心里暗暗叹口气,得,又冲着她来了,她真的只是想好好吃顿饭。
陶晓灵笑吟吟的:“现在都是新中国了,又不是万恶的旧社会,怎么还能有包办婚姻呢?”
张老师闻言下意识皱眉,但面对外人,她也不好表现出来。
梅锦语气平缓,看不出情绪的起伏,礼貌笑着:“这种时代的产物,我也很不赞同,想要取消它,就还需要大家的努力了。”
“好!”陶校长拍手,眼里都是赞赏,“小梅同志这话说的真好,现在国家在各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要做的不是批判,而是努力去改正它!”
他说着,又指了指女儿:“晓灵,这点你就没有人家小梅同志通透,你得向人家学习。”
陶晓灵脸色微变,但她也活了这么多年了,很快调整过来,应下笑道:“爸说的是,我得向梅锦同志学习。”
梅锦闻言也只是笑笑,并不多言。
桌下梁满仓的手在她手上轻拍了拍,梅锦看过去,就见他眼神询问,她牵唇笑了下,示意自己没事。
陶晓灵看着他俩之间的互动,自有一股外人插不进的默契,她顿住,又笑问:“梅锦同志,我听你的意思,既然你也不喜欢包办,那你跟满仓为什么在一起呢?”
梅锦还没回答,张老师就打断道:“好了,这是人家的私密事,咱们还是别多问了。”
但在外人面前,她又免不了要维护自己女儿的面子,笑说:“晓灵我看你就是整天只想着治病救人,生活太单一,才会对这些太好奇。”
“妈说的是,梅锦同志你千万别介意,我就是太好奇了,没有恶意的。”陶晓灵顺坡就下,也笑着拍了下自己的嘴。
梅锦轻摇了下头:“没关系的。”
梁满仓静了下,握住她的手,突然插话认真道:“校长,张老师,我跟小锦是包办婚姻,因为我家乡还比较落后,父母的思想也比较传统,他们担心我所以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