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无法精加工变成白花花的大米饭,只能连壳一起煮变成稻饭,口感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东西吃,就是好事。
在这个大家都求一餐温饱尚且不得的时代,能吃上一口热乎的,能吃一顿饱饭,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更别说这餐饭还有足够的盐,甚至还有一点点肉!
煮稻米饭的同时,刘基下令火头军把搞来的腌肉和一些野菜一起下锅煮成肉汤,作为士兵们的下饭菜。
腌肉里有足够的盐,煮出来的汤带着足够的咸味,还有油脂,香气扑鼻,令不少士兵们垂涎三尺。
不多时,香喷喷的稻米饭出锅,香喷喷的肉汤煮好,一场军营盛宴就此展开。
根据刘基的要求,士兵按照各级编制为单位,拿着餐具排队,由火头军负责打饭、盛汤,吃完了再去领,吃饱为止,但不能浪费,更不要私藏。
这东西藏不住,还容易腐败变质,今后大家有的是机会吃饱饭,别担心。
一队队的士兵排着队领取食物,领到食物的士兵已经和他们的家眷开始了一餐幸福的饱饭,大人在框框干饭,小孩子也在框框干饭,所有人都在埋头干饭。
有的一边吃一边笑,有的一边吃一边哭,还有的因为吃得太快太多噎住了,表现得十分滑稽。
刘基和张英等军官在整个军营内巡视这场将近六万人吃饭的超级盛宴,看着大家普遍流露出的幸福姿态,心中十分感慨,忍不住的和身边的张英倾诉。
“天下间绝大部分人所求的,无非是一餐饱饭,再有些盐,最好还能有些肉,这些简单的渴求,却甚少能得到满足,不得不忍饥挨饿,艰难求生。
我一直认为,若要驱使士兵征战,那么让他们能吃饱肚子不至于挨饿,这是最基础的,若是连肚子都吃不饱,谈何征战沙场并且获胜呢?
从今往后,我当要竭尽全力获取足够多的粮食,无论如何,都要让我麾下士兵能够吃饱肚子,不至于忍饥挨饿,若是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配统兵了。”
张英听了,倒是有些意外。
“不曾想公子不在军旅之中,却有如此仁心,不过公子,想要让所有士卒都能吃饱肚子,又谈何容易呢?很多时候并非是不想,而是做不到啊……”
“军中各级军官能少做些克扣军粮的事情,就已经足够不少士兵多吃几顿饱饭了。”
刘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冷声道:“张中郎将,这些贪腐恶习,你可别以为我年少就不曾知晓,若要让士兵吃饱,需得开源节流,这遏制贪腐,就是节流的内容。”
张英咽了口唾沫,心下多少有些尴尬。
要说这克扣军粮倒卖的事情,全军军官几乎人人都有做过,他张某人也位列其中,只是多与少的区别罢了。
张英以为刘基不了解此中玄妙,却不曾想刘基居然知道。
再联想到刘基过去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他实在是难以理解刘基为何对军队的事情那么熟悉。
还有这种隐隐流露出来的莫名的威压感。
然而对于刘基来说,这都算是柔和的了,只是出言嘲讽,或者说是警告,而没有正式动手。
因为他很清楚,杜绝军官克扣粮饷这件事情不是嘴巴说说就能做到的,最起码的,他要有全军上下都能认可的威望,这一点很重要,是一切军事改革的前提。
在没有足够的威望的前提下乱搞些军事改革,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士兵哗变,然后下克上。
这种事情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是家常便饭,别说一般军官难以应对,就算是郭威、柴荣这等猛人,也一样遇到过这些事情,也一样吃瘪过。
所以刘基也没打算立刻就做点什么,而是先尽力笼络人心,以恩情暂时提领军队,然后尽快找到可以树立威望的方式,狠狠的干他一仗。
巡视的差不多了,刘基的肚子也饿了,于是便喊上张英等人,打算一起吃点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