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彼可取而代之> 第9章 咱们可是东莱老乡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咱们可是东莱老乡啊(2 / 2)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面临灭顶之灾,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这群虫豸讲道理,如果不能在灾祸来临前将他们全部处理掉,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您说的如何选任新的军官和新军官的来源问题,我认为这很好处理,张中郎将,您与我,还有与先父一样,都是东莱郡人,咱们的军队里,应该也有不少东莱郡出身的人,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卒,他们,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

张英闻言,心思一动,神情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公子,您的意思是?”

刘基点了点头。

“改任军官,当以东莱郡人为先,原先就是军官的,可以升职,原先不是军官的,可以提拔为军官,原先立下过战功的,大升,原先没有立下战功的,只要没有犯下大错,就维持不变。

待东莱郡人任免结束,原先立下战功的非东莱郡出身军官,可排在东莱郡人之后进行任职,原先有过战功但没有升职的非东莱郡士卒,在此之后也可提拔为军官,如此对军中军官进行更换。”

刘基说完了自己的改组原则,张英听了以后,皱着眉头细品了一阵,觉得里头很有味道。

按照刘基的意思,凡是东莱郡出身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卒,只要没有犯下大错,基本上都可以升职,此次军队改组,东莱郡出身的人显然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等东莱郡人安顿完毕之后,再根据立功大小的原则,对立功军官和立功士卒进行任职,由他们来补充东莱郡人剩下的那些位置。

也就是说,刘基打算用东莱郡人和立功的人来取代掉那些尸位素餐没有功劳却占据高位的中高级军官。

张英虽然不是什么名门出身,但也有一些文化功底,也经历过不少事情,他能感觉到刘基的这套办法并不是随口说说。

相反,很有操作性啊。

至少就他本人来说,他得知这个改组原则之后,顿时就没那么焦躁、更没什么抵触情绪了。

因为他也是东莱郡人,他还立下过军功,刘基的原则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甚至对他手底下那些东莱郡出身的军官、士兵都有好处,他们全都是受益群体。

其实真要说起来,张英有些时候也觉得刘繇作为东莱郡人对自己的老乡很不够意思,就好比当初太史慈的事情。

就因为许邵那个老家伙看不起太史慈,刘繇居然就放弃那般勇武的太史慈不用,就听那老家伙的话,伤了不少追随他的同乡人的心,使这些人跟着太史慈一起出走。

那可是东莱郡老乡啊!

这年头大家在外闯荡,同郡出身的老乡肯定比外人要可靠一些,为了外人而打压欺凌老乡,这更是天大的错误。

可刘繇依旧我行我素。

于是无论是他的州牧府还是军队里,东莱郡出身的官吏、军官数量都不多,以至于刘繇死后,州牧府里、军队里都出现了很大的骚乱。

之前张英还没想明白,可现在刘基这么一说,张英顿时把问题的缘由归咎到了【东莱老乡数量不够、权势不足】这个层面上。

并且进一步感觉到了刘基的正确性。

要是按照刘基的方略来操作,又能让东莱老乡们上位,还能提拔一些立功的人担任军官,必然可以大大提升军队的可靠性和战斗力。

张英顿时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理由反对刘基的决议,反倒应该支持他才对。

只不过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可能还有些问题需要考量一下。

于是张英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始就如何正式操作这个计划与刘基展开了商议。

并且开始展示他的谋划能力。

“虽然这些军官在军中没什么威望,军粮也在您的掌控之中,但是他们担任军官那么久,身边总也是有些亲兵的,如果逼迫太急,他们未必不会用这些亲兵闹事,万一引起什么动乱,则大大的不妙。”

“您可以先行决定要将哪些军官裁撤掉,然后设法将他们和他们的亲兵分离开来,比如以商议事情的名义召集这群军官,再用兵马将他们软禁。”

“又或者可以用兵器检修、更换的名义,将全军的兵器都暂且收缴掉,使这些军官想要闹事却没有兵器,从而可以被轻易制服。”

“只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新军官的任命,再把各部士兵打乱重组,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祸乱平息掉,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刘基看着一本正经为他出谋划策的张英,脸上的笑意根本止不住。

什么叫屁股决定脑袋啊?

什么叫利益共同体啊?

什么叫拉一派打一派啊?

这些东西,他上辈子玩的不要太六!

五代十国那些如豺狼虎豹一般凶狠狡猾的大小军头、老兵油子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更何况是这群小白兔。

他现在的确没有威望,也没有什么权势,更没有多少亲信。

但是张英有啊。

借过来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刘基打算操作一次借鸡生蛋的好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