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无意的问了一句。
“你投效那刘公子之后,刘公子给你安排了什么职位,还是就让你种田耕地了?”
“公子本想扩军,但是受限于人口不足,无法扩军。”
柯虎按耐住心中雀跃,平静道:“所以许我、余赦和费康校尉之职,待扩军之后兑现,目前我等还在带领部众建设房屋、开垦土地。”
“你相信?”
“既然都投效了,只能相信到底。”
“你不怕他食言?”
“怕,但是更多的是信。”
“………………”
张春无话可说,犹豫了好一阵,才叹了口气。
“柯虎,你来找我,应该是为了劝我也归附刘公子吧?”
“正是。”
柯虎点了点头,缓缓道:“大虫,这个冬天,你的部众应该也不好过吧?四个县的大姓豪强都被杀的不剩几个,他们所有的储蓄粮食都在刘公子手上,你应该没有获得粮食的地方了。
今岁收成也就一般,只靠山里的粮食,根本养不活你那八万多部众,别说你了,我这五万多部众都养不活,你是打算带着他们去哪里获取粮食?但不管去哪里,总是要死人的,不是吗?
所以,还是早做考虑的比较好,公子那边有粮食,有土地,有房屋,现在正是他缺少人口的时候,该给的他都会给,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等他之后不再缺少人口了,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张春听后,默默喝了一杯酒,再抬起头看了看柯虎,轻笑了一声。
“而且我要是归附了刘公子,你应该也能立下大功吧?”
“那是自然。”
柯虎并不回避,直接点头:“但是这对于你对于我都是好事,绝不是坏事,我能立功,你也算是立功,对于你的部众来说,不必忍饥挨饿受冻,都能活下来,这有什么不好吗?”
“你说的都对,可是,我都和官府对着干了十三年了。”
张春苦笑道:“死在我手里的官吏不下十人,不知多少地方的官府都用钱来悬赏我的人头,我的部众跟随我,与官府也是死敌,万一信错了人,被出卖了,我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信赖?”
柯虎闻言,指了指自己。
“我不是好端端的活着吗?吃得好,睡得好,不需要为了冬天没有粮食过冬而担忧,比起过去的日子那是舒服太多了,大虫,听我一句劝,为了你的部众,也为了你自己。
就算这些你都不看重,你就不想想你的儿子?你不想给他一个更好的未来吗?你是想让他继承你现在的位置,继续在这深山老林里征战杀戮,有一天算一天?大虫,归附吧,准没错!”
张春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想起了才七岁大的儿子。
想起了跟着他跋山涉水吃苦受罪的家人。
想起了那些因为相信他才跟随他的部众。
良久,张春一口喝干了酒壶里的所有酒水,然后抹了抹嘴,一把抓住了柯虎的手。
“柯虎,我是没办法了,眼下我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所以,我就把自己的这条命和所有部众的命都交给你了!我们是死是活,都看你了。”
柯虎大喜,立刻紧紧反握住了张春的手,连连点头。
“大虫,你放心,如果你出事了,我绝不独活。”
张春于是和柯虎敲定了归附的一些细节问题,然后柯虎下令身边随从返回报信给刘基知道,自己则启程前往下一个部族所在地。
柯虎这边进展顺利,余赦和费康那边也算是顺利。
余赦游说雷雄成功,费康游说洪魁成功,几乎同一时间,三人分别拿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功劳。
之后,余赦启程前往余汗县向刘基汇报情况,柯虎和费康则分别游说自己的第二个目标。
赵盛和尹秣。
余赦于九月初六返回了余汗县,向刘基汇报了自己取得的成果,使刘基得知自己麾下又要多出八万多人口。
而紧随其后,几乎就是脚前脚后,柯虎的消息也送回来了,张春也被游说成功,又是八万多人口将要抵达。
第二天,九月七日,费康那边的消息也送回来了,洪魁也愿意归附,刘基麾下人口再次增加五万余。
如此一来,便是二十一万人口的增加,加上原先的三十万,只要人口全部到位安置妥当,就是五十万还要多。
这个人口数量,绝对撑得起一支两万人甚至是三万人的军队。
且这些人口长年累月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多有野外生存和打仗的经验,能活到现在的都算是不错的优质兵源,只要加以正规军的训练,他们很快就能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
他们会成为刘基对抗孙策的重要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