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取刘基的援军。
甚至陈氏、魏氏、蒙氏、孟氏等几个家族愿意用三分之二的族产换取刘基的出兵相助。
只要刘基愿意来,只要刘基愿意帮助他们打败孙氏、为死去的族人报仇雪恨,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于是,陆议把这份重大权限交给了陆远,并且嘱咐陆远不要一口气把所有的条件抛出,而要慢慢抛出。
“切不可直接将所有条件说完,不可让刘基知道我等到底愿意拿出多少东西,在确定他一定会出兵的同时,尽力而为,别让吾等损失太多。”
陆远领下了这份任务,带着两名随从护卫,消失在了暗夜之中。
目送陆远离去,陆议的心里却不是放松,而是深深的悲戚。
他心里清楚,到此为止,吴郡士族两三百年来的发展已经毁于一旦,整个江东地区最有实力的吴郡士族的衰亡已经不可避免。
族地被毁、人口衰亡的情况下,诸多士族的家学传承都要断绝,没有家学传承,哪里还称得上是士族呢?
他心中的愤恨与怒火都赶不上浓浓的深切的悲哀与绝望。
他不知道孙策为什么如此凶狠决然。
他已经从最坏的角度去揣测孙策了,但是他发现自己还是太过于年轻和理想化了,对孙策的猜想还是太温和了。
孙策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军阀,什么人他都敢杀。
除此之外,陆议也在反思,为什么他们输得这么惨,为什么从孙策渡江以来他们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他发现,士族们似乎真的是好日子过久了,高高在上太久了,以至于失去了警惕之心。
他们错误的认为这天下就是他们的天下,所有人都匍匐在他们脚下对他们顶礼膜拜,不敢对他们加以刀兵。
然后,孙策出现了。
人教人,一百次都不一定学得会。
事教人,一次就会了。
但陆议觉得自己会的还不够。
如果完全会了,又怎么会选择独善其身而不是全力要求其余家族也跟上自己的步伐呢?
又怎么会心存侥幸而没有尽早的联系外援请求帮助呢?
于是陆议开始深刻的反思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