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雪星亲王的声音。
他率领着五千宫卫,从东城冲杀而来。盔甲如潮,金火照耀夜空。
然而,吴天理只是冷笑。
“叛?本王只是归正。”
他右手一挥,地面骤然裂开,无数暗刃自地下飞出,如怒潮奔涌,瞬间吞没前方战阵。
血光一闪,雪星亲王身前的护卫被尽数撕裂。
但吴天理没有继续追击一那不是目的。
他要的,是引出更大的棋子。
厮杀持续了一个时辰。
当晨光将要破晓时,整个皇城陷入诡异的宁静。
宁昭阳带着余下的亲军站在天极殿前,俯视脚下遍地血痕。
吴天理缓步上前,披风被风掀起,眼神冷静得近乎残酷。
“殿下,北营已归附,东内城封锁。只剩南宫尚未接管。”
宁昭阳轻轻点头,手中握着象征太子印玺的玉章。
“从此刻起,帝国军权,由我掌控。”
他目光转向吴天理,语气低沉:“天理,本殿赐你玄武司总令之权,自今日起,你的影军即为帝国暗卫,专司肃清。”
吴天理单膝下跪,嘴角微微上扬:“谨遵殿下之命。”
然而在那平静的笑容背后,他的思绪却早已超越这一夜。
一这仅仅是开始。
玄武门计划的第一阶段,只是削去外患。
第二阶段,才是真正的清洗。
雪星虽败,但雪崩皇子仍在北境军中。教廷势力依旧盘踞王都。
要让帝国重归秩序,必得让鲜血铺平。
吴天理站在天极殿外,望着渐亮的东方。
朝阳升起,照亮他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宁昭阳,你要做帝王一一那我,就做你的刀。”
“可当有一天,刀太锋利时……你,还能握得住吗?”
他轻声自语,转身消失在暗影之中。
玄武之风,再次席卷北陆。
黎明的光芒穿透浓雾,映照在皇城残破的宫墙上。昨日的血战尚未干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灰尘与血腥的气息。
宁昭阳坐在天极殿之上,神色淡然,指间依旧转着那枚刻有麒麟纹的玉玺。殿下诸臣跪成一片,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吴天理静立殿侧,身披玄甲,表情冷峻如铁。
他目光扫过众臣,那些曾经高傲的贵族在此刻一个个低头颤抖。玄武门一役,足以让整个帝国权力结构倾覆。
宁昭阳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却如寒铁入骨:
“宣旨一即日起,暂由吴天理摄政,统领玄武司、暗卫营、禁军北部营,全权肃清帝都余孽。”群臣齐声称“遵旨”,但眼底的恐惧已化作死灰。
吴天理微微躬身:“臣遵命。”
殿外,阴云压顶。吴天理步出天极殿,玄武司的暗影们已列队等候。
沈戟上前行礼:“大人,玄武门下已完全控制,东市、西坊残余反军尽数清除。”
吴天理点头,却没有一丝喜色。
“教廷那边可有动静?”
“据密探所报,圣徽教廷并未直接干预,但主教派人进入王都,似在暗查昨日之事。”
“司……”吴天理低笑一声,眼神冷如刃,“他们以为玄武门政变只是一场内斗?太天真了。”他望向北天,风掀起披风的边角。
“第二阶段,启动。命所有影部潜入宗门,散布谕令,召回暗契者。三日后,在玄武堂集结。”沈戟领命而去。
吴天理站在原地,静静望着远方。
玄武门计划已进入真正的核心阶段一一重塑帝国之力。
这一阶段,他要的不只是肃清余孽,而是掌控整个修士界。
三日后,吴天理只身离开皇都,化名“墨行客”,带着少量暗卫,开始踏上游走宗门的路途。第一站,是天穹山。
天穹山高耸如剑,乃是北陆最古老的修士宗门之一,门内弟子三万,掌有“凌天魂阵”,足以护一城之民。
但如今,山门之上空无一人。
吴天理抬头,目光如鹰。
“沈戟说得没错,他们已经察觉到了。”
他缓步上前,脚步声在山道上回荡。
忽然,一阵剑气掠来,寒意刺骨。
吴天理抬手,掌心凝出一道黑色光印,“玄武盾”瞬间展开。
剑气撞上盾面,爆出炽烈火花。
“何人擅闯天穹山?”一道女声冷喝,随后一名白衣女子破空而出。
吴天理抬眼,那女子约莫三十出头,眉如远山,眼似秋水,气势凛然。
“原来是天穹山主一一顾寒烟。”
顾寒烟微怔:“你是谁?”
吴天理淡然一笑,摘下面具,露出熟悉的脸。
“玄武司总令,吴天理。奉太子之命,前来商议帝国与宗门之新约。”
顾寒烟神色骤变:“皇都的动乱……真是你们干的?”
吴天理不答,只道:“动乱只是权力更替。帝国需要稳定,而你们,需要生路。”
顾寒烟沉默良久,目光犀利:“你是来要我臣服的?”
“我不需要你臣服,”吴天理低声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