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八千字,算大章了不?
“不是,哥,你刚说啥?搞房地产公司?”成子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早几年你不是说过,干房地产卖房子的,拉一排挨个儿毙了可能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毙一个,肯定有九成漏网的?你还说那玩意儿咱不碰,可你这,咋?又改主意了?”
李乐笑了笑,“我说的房地产公司,跟那帮玩空手套白狼、勾兑拿地、虚报容积率、抵押加杠杆,要么发财,要么楼烂债留人跑路的,不是一码事。”
“那你说的是哪一码?”成子眉头依然皱着,眼神里全是困惑,“这年头,搞房地产的不都是这一套玩法?离了这个,还能玩得转?总不能是给长安人民盖经济适用房吧,呵呵呵。”
“扯淡,哪轮得到咱们?你得换个思路。”李乐身体往后靠了靠,目光扫过不远处此时有些空荡荡的舞台,“我在姑苏搞的那个青年公寓项目,你有印象吧?”
成子想了想,“那不是用嫂子家的楼么?弄得跟大学宿舍楼似的,说是给刚毕业去那边工作的大学生和年轻人住的,上次姚小蝶过来做审计,还提过一嘴,说租金压得低,出租率很高,但就是账面上看着,不算怎么赚钱哥,你是想,照这个路子来?”
“对,但不全对。”李乐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说实话,姑苏那个规模小,算是蜻蜓点水,其实也是那会儿脑子一热就搞了出来,反正你嫂子家盖的楼,不用白不用。”
“啧啧啧啧。”
“你干嘛?”
“吃鱼呢。”
“不过今天那个王磊的事儿,让我一下子把几个问题串了起来,倒是可以以青年公寓为一点,然后成立一家正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作为前置,建立一个以开发、持有、租赁为业务核心的模式。”
“不是简单租两栋楼改造一下。那是咱们自己找地、自己设计、自己盖,然后自己持有、自己运营管理,只租不卖。”
成子眨了眨眼,似乎捕捉到一点什么,但又没完全抓住,没吭声,等着他往下说。
李乐拿起筷子,在桌上画了两个淡淡的圈儿,“两块核心业务,一是不是像传统开发商那样买地盖楼卖楼,而是选择性地依托咱几个生产基地所在的城市,特别是那些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开发专门用于租赁的公寓。二是是收购那些位置不错但品质一般的旧楼,用我们的标准进行改造,变成可出租的资产。”
“而目标客户非常明确,首先就是我们自己各大基地里的员工,企业可以作为福利为他们整租,这解决了我们自己的问题,你反正要建宿舍,不如走市场化路径。”
“再一个,就是开发区里其他企业的员工,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白领、技术人员,第三,就是这座城市里所有暂时买不起房,但又对居住品质有要求的年轻人。”
成子拿起茶杯,抿了口,琢磨着,说道,“哥,我明白你的意思。这听起来像一桩更具有社会效益的生意,能解决实际问题。”
“但房地产是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这种只租不售的模式,对资金的占用将是天文数字,回收期会非常漫长。这和现在追求的高回报率、快速周转的模式,完全是两个逻辑。经济效益呢?它的盈利模型怎么跑通?”
“就没打算快进快出。”李乐摇摇头,“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瞄着暴利去的房地产。我们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快生意来做。它的经济效益不在暴利,而在长期和稳定。”
“怎么说?”
李乐抓了盘子里的几颗开心果,一边给大小姐掰着,一边算给成子听,“第一,现金流。一旦形成规模,租金收入是非常稳定的正向现金流,能平滑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二,资产本身。经济在起飞,这些核心城市、开发区的地产价值长期看一定是稳步上升的,我们持有的是优质实物资产,这叫藏富于地。”
“第三,政策机会。我之前研究过,虽然现在国家层面还没明确政策,但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吸引和留住人才,对能提供配套租赁住房的企业是非常欢迎的。这意味着,我们在拿地、改造甚至是税收上,都有可能争取到意想不到的支持。沪海张江、燕京中关村那边已经有类似的苗头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有什么?”
“有什么?有基地?”成子想道。
“对,我们的几个基地,绵蓉城、中州、长安都是在未来省域经济和虹吸地带,而粤省的季华乡,苏省的姑苏,鄂省的江汉这些都是珠三角、长三角和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
“这些城市都会是未来人口的打量流入的区域,每年多少从外地来的年轻人、打工人?他们第一要务是什么?有个安稳、便宜、上班近、不用折腾甚至带点小理想小情趣的干净的窝”
看着舞台上灯光开始变换,预示着年会即将开始,李乐加快了点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