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探亲返乡的人员陆续背着行囊回到营部,营部工作渐渐步入正轨。
营部宿舍窗户上的“福”字不知何时悄然撕了下来,营区的红灯笼也摘了下来,打包收进了库房。
节日的喧嚣被彻底封存。
顾清如也适应了营部卫生所的工作节奏。
每天,卫生所里都有来看病、拿药的官兵,她穿梭在病房和药房之间。
那份报纸带来的荣誉光环,似乎也随着节日的结束而沉淀下来。
一个平静的工作日下午。
刘玉香忙完妇联的工作,返回办公室,沏了杯茶,拿起放在文档上面的报纸看了起来。
当她的目光扫过头版那张照片,看见那个熟悉的面孔时,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放在了桌上。
“竟然是她……”她脸上先是惊讶,随即放下报纸,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宋毅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哪位?”宋毅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疲惫。
“宋毅,是我啊,表姨。”
“你看到《新疆军垦报》了吗?头版头条,是顾清如!”
电话那头,宋毅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惊讶:“是吗?我这阵子太忙,还没看到。她上报了?”
“何止是上报!是头版头条!文章写得非常好,把她扎根边疆、心系群众的精神都写出来了!”
刘玉香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宋毅,这姑娘现在可成了兵团的‘明星’了。这时候给你们牵线正合适。”
“谢谢表姨,让你费心了。替向我向她问好。” 宋毅语气里带着感激,正式介绍的时候,他不适合出面。
“放心吧,我知道分寸。等我的好消息。”刘玉香挂断了电话,宋毅不出现,正合她意。
这样,她就能全权代表宋家,更好地掌控局面,向顾清如传递她想要传递的信息。
刘玉香拿着报纸走出了办公室,去和团部妇联主任汇报了一番。
第二天一早,便坐着吉普车,顶着寒风来到了农五师营部。
她先是找到了营长周永年。
周营长见到团部妇联干事亲自来访,很是热情。当刘玉香拿出那份报纸时,周营长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营部就是出人才啊!小顾这孩子,确实不错!”周营长满脸自豪。
“周营长,您培养得好啊。”刘玉香笑着奉承了一句,然后切入正题,“我今天来,除了代表团部妇联向顾清如同志表示祝贺,还有一层私人的身份。我是宋毅的表姨,他母亲一直很关心顾清如同志,听说她上报了,特意让我来看看她,代表家里向她表示祝贺和关心。”
“哦?”周营长恍然大悟,眼神里多了几分深意,他随即明白,她是来给宋毅当介绍人的,之前他提交的那份恋爱申请,还压在抽屉深处。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有了功劳又有了荣誉。他立刻招呼通信员,“让顾清如同志来一趟会议室,团部妇联要见她。”
顾清如走进会议室,看到端坐在那里的刘玉香时,微微一愣,但还是很快打招呼,“刘干事你好。”
刘玉香站起身,伸出手,脸上挂着温和而得体的微笑:
“清如,恭喜你。我代表团部妇联来祝贺你。”
两人在椅子上坐下,刘玉香先是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询问了她上报后的感受,又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夸了一遍,言语间满是赞赏。
顾清如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谈话的气氛一直很温馨,直到刘玉香话锋一转。
“清如啊,”她握着顾清如的手,语气变得更加郑重,“不瞒你说,我这次来,还带着一份特殊的任务呢。我是来给你和宋毅牵线的。”
原来她竟是宋毅找的介绍人!
顾清如心里激起一股喜悦,但聪慧如她,瞬间明白了上次刘玉香来营部找她谈话的原因。原来是特地考察她来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顾清如的喜悦全部烟消云散。虽然介绍人有义务了解双方条件,但是被人隐瞒的感觉并不好。
刘玉香顿了顿,观察着顾清如的表情,缓缓说道:“清如,我和宋毅呢,说起来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我呢,算是他的表姨。他特地找我来当你们的介绍人。
我作为介绍人,自然要先摸清双方的情况,所以上次来营部考察,一方面确实是公务,另一方面就是想了解一下你的情况,没有说明,希望你不要介意。”
“你和宋毅的事,我已经和宋家说了,他们也很支持。他们家,是京市军区高干家庭,也是十分传统的家庭,很看重礼数和名声。现在你成了全营学习的榜样,宋毅也在工作上干得有声有色,你们俩,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