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鼎虽然残缺破损,但仍能看清其表面的五行纹路。
此时,金木水火土五行图案中,代表火与木的两道法阵齐齐亮起。
正好映射心猿与意马。
不仅如此,这残缺神农鼎竟在缓缓复原,被补齐了两角。
一枚翠青色的道种掉落在地,似乎是植物的种子。
“若五人归位,我就能得到完整的神农鼎?”
陆明心下微惊。
由此,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神农鼎之所以破损,很可能是因为上一任鼎主身死道消,元神俱灭。
如今神农鼎到了陆明手上,若他能请来五人相护,便能彻底驾驭神农鼎。
破损的神农鼎也会被修复。
“那本丹书上记载的炼丹之法我已尽数掌握,差的只是一尊丹炉:::::·没想到如今丹炉也要到手了。”
陆明对此结果颇为满意,将手一挥,神农鼎重新回到了储物袋中,那储物袋收拢,袋中金光灭去,一切归于平静。
至于那枚翠青色道种,陆明只能感受到其散发出的勃勃生机,并不知具体有何作用。
将其与铁铸钢丸一同埋在院中。
就是不知何时能抽出芽来。
知晓神农鼎出现异象的原因后,陆明将红尘游历一事提上了日程。
翌日,陆明离村,在最近的寺庙中讨来一件僧袍。
又使神通法术隐去了头发,打上了戒疤乍一看去,倒真象一位苦修多年的僧人。
修道之人,着一身佛衣,倒不是陆明离经叛道,喜欢特立独行。
而是因为这请黄婆之法,与佛家八戒相关。
既要游历红尘,请来黄婆相护,着一身佛衣,也是理所当然。
对着铜镜打量了一番自己模样,陆明顿时哭笑不得,想起多年前虎妖给他那本道书时,说过的研习炼丹之术的疯癫和尚。
不知是命定的缘分,还是某种巧合。
陆明这修道的道士如今也披上了佛衣。
回到家中,柳兰见陆明这模样,顿时被吓了一跳。
一时之间还以为自家相公突然想不开,削发做了和尚。
直到陆明笑着解释了一番,柳兰这才不舍道:“相公,你此去,不知又得几时才能归家。”
陆明安慰道:“待我悟道,便可归来。”
柳兰的心情,陆明能理解。
虽说修行了引气之法,还以灵植延缓了衰老,维持了容颜,但终究是凡人。
凡人的生命便是如此。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陆明有漫长岁月,可寻仙道,但柳兰等不起。
如果陆明游历百十年,再回到村中,这里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悟道便可归来。
可何时才能悟道?
无人得知。
陆明向家里人交代一番,收拾了行李,又在山中寻来白狐,让她这段时间对陆乐乐好生照拂。
最后将好几罐柑橘罐头放在了青牛洞府前,这才出门。
唯一令陆明疑惑的,便是青牛竟然不在洞府之中,不知去了哪里。
不施道法,只靠着两条腿,背着一破烂布囊,陆明哼着小曲出了山。
也无甚方向,只管远行游历,将一切交给缘法。
有青牛传授的道法,陆明明白。
如今心猿与意马归位。
一火一木,木助火势,急需肾阴之水来调和。
而当年陆明在虎丘国斩灭水脏,便是走了极端。
人有七情六欲,虽不可放纵,但若是无情无欲,更是成不了真人。
所以陆明此番游历红尘,便要做个懂得克制的酒肉和尚。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当是个“悟能”二字。
不知不觉,日头西斜,已行出几十里山路。
料峭的绝壁终于在视线中渐渐隐去,显露出面前大片大片的平原。
一古道从面前铺开,延伸至极远的天边。
古道两侧栽满了挺拔的松柏,落日的残昏洒树上,被裁成点点碎金,斑斑点点的洒在路上。
这些柏树被栽种在道路两侧,赶路的旅客便能知道道路所在,不会迷了方向。
清风徐来,苍翠的柏树枝条轻轻晃动,林叶摩擦,沙沙作响。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陆明望着眼前这一幕,证发愣,好一会才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