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6章 最好的时代(1 / 2)

高考恢复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

整个国家都为之沸腾起来。

多少知识青年奔走相告,或是打电话给家里人诉说这个好消息。

总之通过这件事,大家看到了一个希望,回城的希望。

不管是高中毕业的还是初中毕业的,都知道这是他们回城的唯一机会,没人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与谢阳相识之人则有一种感觉,这谢阳怕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还好他们听从谢阳的劝告早早的就读书学习了,如今消息传来,竟不觉得奇怪,反而有种本该如此的宿命感。

彩虹湾知青点的知青们听到消息时正在田间劳作,听到这消息,登时兴奋,在田地里就蹦跳起来,相拥而泣。

接着便是兴奋,王立新也难得早退,去给谢阳打电话。

此时的谢阳正在办公室里听着收音机,嘴角慢慢的上扬。

心情非常好。

他要趁着这一次赚上第一桶金。

此时王立新电话打来,谢阳高兴道,“大家都知道消息了?”

“都知道了。”王立新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浑身颤抖激动不已,“谢谢,谢阳,谢谢你,你是咱们知青点儿的恩人。”

谢阳哈哈笑了起来,“现在才刚通知,大家都得打起精神来,留给我们最后的复习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没有那么多时间的。”

“好。”

谢阳又嘱咐道,“我会跟大队长打电话,给你们充足的学习时间,新哥,如果这样,还是有人不愿意学,那就直接放弃好了,这个时间了,顾好自己,这两天我会回去一趟,给你们再带一些资料,大家都努力一些,我们都要去首都。”

王立新激动道,“好。”

挂了电话,于科长进来,说,“你也知道高考的饿事了?你是要参加?”

谢阳一早就说过他会回城,所以跟于科长也没有多少利益冲突,此时谢阳点头,“是,我和文月都会参加,到时候我们要考回首都。”

闻言于科长称赞道,“真不错,这样回去比走招工的资格回去更好,我希望你们都能考上。”

“多谢。”

于科长话音一转,问道,“对了,我听你说学习资料?”

“是啊,学习资料。”

谢阳说,“我来下乡之后一直没放弃学习,这期间跟我朋友和上课的老师整理了一些资料和试卷,所以打算找人印刷一些分给亲朋好友。”

“那费用……”

谢阳笑道,“什么费用,给点成本费就行了,都是自己人,难不成还赚钱不成,那不成了投机倒把了。”

于科长眼珠子转了转,见屋里没其他人,便将门关上,小声道,“你资料多不多,试卷好不好?”

谢阳看着他认真道,“市里老教师多年经验出题,你说好不好,也就是关系亲密的我才愿意拿出来分享,只收个成本费,一般人给多少钱我都不舍得。”

“你这话说的。”

于科长道,“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认识县城印刷厂的人,我可以去给印刷,到时候咱偷摸卖了怎么样?”

谢阳犹豫,“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于科长道,“你要是信不过我,那不如直接卖给我一些资料,我自己负责卖掉,怎么样?”

谢阳原本打算找黄宏伟,没想到于科长率先跟他谈这个。

最好的赚钱方法当然是他自己印刷了雇人去卖,利润控制在自己手里,但现阶段不现实,找市里的印刷厂那边已经废了老劲儿,这边县里的他根本没有熟人。

“你卖给我是最好的选择,你可能不知道,我二弟就在印刷厂。”

谢阳当即道,“数理化,每科目十套卷子,另外我再提供一套手抄本的数理化丛书和习题,打包价,五千块。”

“五千!”

于科长心都要停止跳动了,他原本的想法就是赚个千八百块,没想到谢阳直接狮子大开口,五千块,把他卖了也拿不出五千块来。

谢阳就给他算一笔账,“咱们省可是全国知青下乡的重要省份,几个县参加高考的考生也多的是。一本习题印刷成本不过一毛多,算上运费人工等成本也不会超过三毛多,等卖的时候定价卖个九毛甚至一块,你再搭上几张卷子都能净赚三四毛。一本是三四毛,每个人买上三四本,那是一块多钱,就算一个人身上赚一块多,几个县的考生足足有好几万!”

而且于科长在印刷厂有亲戚,印刷方面说不定还能找关系压下来,再通过跟学校合作,能卖出去的资料也就更多。

“你也看到了,现在很多学生都买不到资料,如果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