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女生耽美 > 牡丹梦 > 第9章 剑舞

第9章 剑舞(1 / 2)

这场灯会是由临安富商一手安排的,百姓们皆可参加,也请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还放了数个灯谜,凡猜中者均有奖赏。

杜宝作为临安太守也收到了邀请,他便带着太守府新请的先生陈最良去了。

与春香和元郎不同,作为座上宾他们自然有专门的的位置。

每逢元宵中秋,临安都会举办灯会。但是陈最良年事已高,又一贫如洗,没人同他一起逛灯会,也没有闲钱,逛起来自然没有意思,故而他已经很久没有逛灯会了。

“这灯会小了些,不过私人举办,已是很好了。”杜宝说,“不知陈先生元宵时可有猜灯谜,可赢了些什么。”

“不瞒老爷,我已经多年未曾逛过灯会了。”

杜宝不解:“灯会一事,本是风雅,我乃临安太守,不好与普通百姓争抢,否则我肯定也要猜上几轮,怎么先生却没兴趣?”

陈最良自嘲:“我这把年纪怎好再与年轻人比较,再说年老体衰,也确实提不起兴趣了。”

“先生此言差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莫要自暴自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呀。”杜宝语重心长道。

“老爷说得有理,学生受教了。”陈最良弯腰作书生行礼。

“来来来,咱们把酒言欢,说不定今日灯会会有什么奇妙的缘分,你莫要分心。”杜宝招呼道。

陈最良给杜宝倒上美酒,灯会的表演就开始了。

锣鼓声起,一队身着彩衣的青年最先上来,他们手中拿着红色的灯球摆出各种花样,最神奇的是无论灯笼怎么转动,灯里的蜡烛都不熄灭,陈最良多年未去灯会,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表演,他说:“咦,我还没见过这样的表演。”

“这是踢灯,红色是文灯,黑色的是武灯,武灯还在后头,更是精彩。”杜宝说。

“多谢老爷解惑。”

又是一阵密集的鼓点,“武灯”队伍上来了,他们的动作更为夸张,抛、掷、踢、甩,青壮年们表演得火热,翻飞旋转,烛光明灭间的笑脸刺激着陈最良的神经,他已是老泪纵横,踢灯人玩转着七八十斤的武灯,胳膊上的腱子肉若隐若现,正处在鼎盛时期的他们恐怕很难意识到,时光易逝,光阴轮转,这样宝贵的青葱年华很快便过去了,但它太过美好,以至于在此后漫长的时光中,都在怀念它的美好,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生在世,一旦白头,便不复少年,可惜这样深刻的道理只有在风烛残年之时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无力与悲伤了,少年时期的陈最良只懂寒窗苦读、凿壁偷光,可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体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畅快,他的青春在一次又一次科考未果中耗尽,不曾娶妻生子,没有阖家团圆,还未曾体会少年意气风发的他却已行至人生的末途,留给他的只有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这何尝不是他的乃至许多人的悲剧呢?

可惜此种心酸只有自己能体会,又能与谁人倾诉呢?只能一个人偷偷抹了眼泪,继续与旁边的杜老爷同乐罢了。

正以为“踢灯”要演完,便看见两条栩栩如生的“龙”来了,原来是经典节目“舞龙”,踢灯队伍尽数散去,剩余一“武灯”艺人,他精湛的操控着“武灯”上下翻腾,两条“龙”也随之上天入地,飞潜伏腾,赢来一阵阵喝彩,这便是双龙戏珠了。

接下来便是各种各样的表演,各式各样稀罕的花灯,奇术异能、歌曲百戏,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虽然各种节目琳琅满目,技艺皆十分精彩,却也没有一个让人十分惊艳的。

杜宝正欲打道回府,一长发柳腰的女子持两把利剑款款而出,她带着面纱珠帘,看不清容貌,据报幕人介绍这位女子要表演的是公孙氏所传之剑舞。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传说公孙大娘的剑舞天下无双,据说杜甫、张旭、吴道子均从她的剑舞中获得了灵感,因而才能取得如此名声,故而听说这位小娘子乃是公孙氏的传人时,三月会试,不少学子聚集于此,其中才子郎君并不算少,引得不少才子都驻足观赏起来,也希望能从她的剑舞中悟出些什么来,万一得个什么名号,再或者高中功名。

所有的音乐声都戛然而止,周围声音也随着这紧张的氛围逐渐压低,直到只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时,此女子才降低重心,一股蓄势待发的模样,先看见她足尖轻点,手上两把利刃与周遭的气切摩,如雏鸟振翅,又双手将剑盘于头顶翻剑成花,就听得那声音呼呼有劲,如雄鹰展翅。此后速度越来越快,剑风铿锵有力,颇有征战沙场之威,而后声渐弱,气弱游丝,见她手上动作减缓,脚下却翻转如飞,那利剑竟然呜呜作响,声音绵绵不绝,绕梁三尺,有哀鸿遍野之意。

“真是绝妙!”杜宝赞叹。

“大人,这舞名‘犹唱后庭花’”。那女子上前一步,朝杜宝说道。

此言一出,杜宝与陈最良皆是一惊,好在杜宝作为临安太守周围位高权重,独处一处

最新小说: 贵女重生,二嫁权臣后杀疯了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在提瓦特成为人气角色指南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